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聚散离合骨肉情(2/6)
待声音和脚步远去,奶奶不抱侥幸,决定赶快逃走。
她立刻钻出来,刚爬出来,奶奶一下跌倒在地,因为刚才跑了一个多时辰又坐下休息,她的小脚磨的很痛,刚一起来站不住,晃一下便倒下了。
霜妮拉住奶奶,她小小的身躯也没有什么力量,待奶奶站起后,扶着奶奶,祖孙二人在荒野中继续赶路。
下了山坡,走到一条河旁,奶奶眼睛不好,看不清路。她说:“走到什么地方了?这是一条大道吧。”
霜妮说:“这哪是道,是条小河。”奶奶用逃命的拄棍往下一捅,果然是水,那就改路跑吧,又向山坡的另一处走去,走着走着,看见远处有一农家的灯光,黑暗中又看见了希望。
赶到门前,奶奶用力敲门,有气无力地喊:“大嫂啊,请开门,我们要要借个宿,大嫂!”
门打开了,是一个老爷爷,见是一老一少喊救命,把她俩让进屋里,屋內还有个老奶奶。
进屋后,不由分说,这一老一小,扑通一声给两位老人跪下,请求救命,诉说外面有人追赶抓她们……
老爷爷犹豫了,他说:“我不敢留你们啊,来人查着怎么办?”
祖孙俩就是跪着不起来,乞求救命,奶奶说:“大哥大嫂啊,救救我个孤老太太和小孙女的命吧,我儿子一家在外地也沒有信了,家里沒有人了。”老爷爷和老奶奶终于动了怜悯之心,决定留下她们。
老爷爷说:“小孩子一定饿了,给你们先弄点吃的吧。”
老奶奶去厨房,拿出几个苞米面大菜包子,在一个泥火盆上烤起来。
燃烧的红色木炭,映照着老奶奶布满皱纹的脸,干瘦的双手拿着铁夹子,在炭火的铁絲网上翻动着几个包子。
这是东北人常吃的一种包子,皮是用开水烫过玉米面做的,里面是萝卜丝做成的馅,馅装得鼓鼓的,包子个头大大的,经这么一烤,包子皮被烤成焦黄的,脆脆的。
屋里弥散着烤好的包子的香味,老奶奶将包子递到祖孙二人手中。
霜妮不管那一套,接过包子,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这瞬间,忘记了惊吓,忘记了疲劳,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02
至今霜妮回忆起来说:“这是我在这个世界里,吃的最香的一次包子。”
吃饱后,老爷爷把她们藏在一个地瓜窖子里,那是北方人储藏地瓜用的窖子。
祖孙二人进到窖子里,老爷爷拿个垫子给她们,盖上窖盖。
老爷爷又找了一些破烂布衣,放在盖上,破烂上面再铺上豆角叶子,安顿好后说:“你们在里面趴着,别出动静啊。”
“趴着”,东北话是藏着的意思。
没想到老爷爷家的地瓜窖子,成了她们夜里藏身的地方。奶奶此时感激涕零,搂着孙女藏好,心想:怎么遇上这么好的人家呢?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霜妮很快就入睡了,老奶奶怎么也睡不着。
不到一个时辰,一阵敲门声,房门被砸开,进来7个人,气势汹汹地指着老爷爷大喊:“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小闺女,藏在你家沒有?”,老爷爷颤颤地回答:“沒见有人来。”
他们在东屋和西屋,都搜查了一顿,把柜子全部打开搜查,奶奶在地瓜窖子里,大气不敢出。他们沒有搜到人,只好离开了。
庆幸他们没来翻弄地瓜窖。
天亮了,老爷爷过来说:“我不敢留你们了,出来吧。”
一对老人收留了她们一夜,躲过了搜捕。
奶奶很感谢,也不忍心再给老人增添麻烦带来不幸,奶奶千恩万谢地,带着孙女准备离开老人家。临走时老爷爷又给祖孙俩,塞上两个包子。
一路上瘦小的奶奶,几次因脚痛走不动而停下休息,孙女也跑的精疲力尽,但奶奶一想到后面会有人追捕时,拉起孙女继续赶路。
最后跑到她娘家的村子里,她的父母早已不在了,敲开哥哥家的门,哥哥惊呆了,见妹妹头髮凌乱,祖孙俩鞋子上沾满泥土。
奶奶告知路上经历的一切,方知妹妹是逃难而来。
进屋见嫂子躺在炕上,是因生病瘫痪在床,得病有些日子了。奶奶心想我们的到来,使哥哥家雪上添霜。
奶奶的脚在逃难时冻坏,已不能走路,需要养伤哥哥一家老少三辈,有儿子儿媳和三个孙子一个孙女,一大家子八口人,生活困难,再增添两口人吃饭,奶奶很过意不去。
过了些天,村里乡亲有个老嫂子来探望,唠起家常。
奶奶问:“村里有沒有好人家想领养小孩,我哥这一家生活困难,嫂子也有病,我想把孙女送人。”
乡亲说:“村里老任家沒有孩子,过去听说有领养小孩的意思,我可以去他家打听打听。”
几天后乡亲带来口信,说老任家俩口子愿意领养霜妮,奶奶和哥哥商量说:
“我和霜妮在这里,给你增加很多负担,很难养活我们老小,我想先把她送给老任家吧,这也给孩子找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飞越大洋的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