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关于历史文化答栗振宇问(3/4)
际上就是我对个中事情的观点,但是我又没法直接站出来说,不能像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可以大段大段的说理,所以就采取了这种办法:设计一个我喜欢的人物,让他来替我说。这可能笨拙一点,但是的确有些故事难以把我的思想完全表达出来,只好用这种办法来完成。你觉得如果将这类人物形象删去,似乎更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度,就我而言,我觉得如果删去这些人物,有很多话就难以说出来。可这些人物说出来后,把某些事情又说白了,读者思考的余地少了,这的确是个问题,我在今后的创作中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栗:在您的作品当中,我感觉到,在您现实主义创作的基调之外,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魔幻的色彩,这在《紫雾》《香魂塘畔的香油坊》《第二十幕》以及《战争传说》当中都有所表现,您将这些富有魔幻色彩的内容放进小说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您对于魔幻现实主义是怎样理解的?
周:我从小就觉得有些事情对我是非常神秘的,我还没有办法去理解它。比如说,村里有人在夜里迷路,其实就在村子附近,但他就是走不进村子。这些说不清楚原因的事情让我觉着神秘,让我感觉好像生活中还有一些领域,我们还没有进入。还有,我感觉生活中似乎存在着一种平衡法则,有些人仕途非常顺利,但家庭生活就很糟糕;有些人事业上非常不顺,但是身体非常好;有些人前半生很富贵,但老境苍凉。人的所得和所失总是呈现出一种平衡状态,好像是有只神秘的手,在平衡着人们的得失。当我创作的时候,
这些东西就影响我对事情的看法,影响我对事物的表达。我觉得把这些写进小说没有什么坏处,能够引发一些歧义,让读者有更多的渠道来进入作品,来思考作品的思想内涵。西方有魔幻现实主义这一个流派,这一派的作品后来也得到了世界的承认。我读过他们的作品,但我的作品中出现一些神秘的事情,与他们无关。
栗:您认为军旅文学的内核是什么?军旅文学应该体现或者能够体现哪些审美特征?您认为当今军旅文学创作有哪些需要克服的弱点?军旅文学的前景如何?
周:军旅文学的内核,我觉得应该是呼唤和平。军旅文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宣扬战争如何伟大、呼唤新的战争,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呼唤和平,让人们珍惜和平。军旅文学应该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实际上,我们现在回顾一下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军旅文学作品,像《西线无战事》《静静的顿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都是让我们看到美好的人生在战争中怎样被毁灭的,对战争产生一种厌恶感。对正义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进行歌颂,其目的也是想通过这些英雄来制止战争,创造一种和平的环境。军旅文学应该体现一种阳刚的、感伤的、粗犷的、男性的、激昂的、力量的美。军旅文学的内核和审美特征通常是通过英雄来完成的。
当前军旅文学创作首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毛病,不能急着去评奖,急着去获得各种现实的回报。其次,在人物塑造上,类型化的英雄太多,很多英雄人物都似曾相识。再者,在语言上,很多作品的语言是白开水,没有味道,缺少有独特语言风格的作家。总之,我们还缺少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的军旅文学作品。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已有一部分作家,确实能够沉下心来,敢于独立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会出现无愧于时代的大作品。
栗:您是如何理解战争的?
周:传统的说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我认为很对。另外,我觉得具有决策权的领袖人物的个性对战争的影响也很大。一场战争是否进行、多大的规模、进程怎样和战争决策者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候战争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爆发的,是一种政治的继续同时还负载着很多另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偶然性。两个民族间的战争,很可能是两方决策者心理决斗的结果,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决策者的作用。重大的历史事件,有些是民众所为,有些是非常偶然的,是决策者一怒之下发生的,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事情。
栗:当前军旅文学创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趋势,就是革命历史题材相对于其他题材更为受到作家们的重视,并且这些作品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石钟山的“激情系列”、都梁的《亮剑》、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项小米的《英雄无语》、姜安的《走出硝烟的女神》等,你是怎么看待这种趋势的?
周:革命历史题材可以大有作为,但在这个领域里写好也不容易。我们同时要放眼中国的整个历史,我们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这些战争都可以成为我们表现的对象。
栗:有人说当今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的确,相对于过去,现代社会读小说文本的人越来越少了,电影、电视、互联网对于传统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您认为作家们该如何面对日益丰富的文学传播手段?另外,在当今风起云涌的大众文化背景下,戏说文学、白领文学、快餐文学等文学样式充斥了我们的文化市场,军旅文学怎样才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周: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你能拒绝诱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