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关于历史文化答栗振宇问(4/4)
提得非常好。现在读书、读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小说文本仍然有电视、电影图片所不可代替的东西,语言的美好韵味和引发的各种感觉,其实妙不可言,这个我们必须看到。另外,作为作家,面对这种情况不应该抱怨,相反应该抓住机遇,比如说让我们的作品更多地改编成电影电视、通过网络上网,让更多的人接触我们的作品。当然要防
止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为了改编电影、电视剧而写作,把小说写得粗枝大叶只剩下了故事情节,如果老这样写作,作品的质量会越来越水,读者也会越来越少。说到这个问题,我想说,军旅文学其实可大有作为,军旅文学描写的是人间最惊心动魄的搏杀行动,这些事情对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关键是怎么写好,写好了就会赢得读者,就会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能在市场上赢得很好的效应。军旅文学不必担心会被飞速前进的市场经济抛弃。
栗:苏联在近现代经历的战争时间比我国短得多,但相对于苏联文学而言,中国军旅文学缺乏经典,这种状况是让人相当遗憾的,您觉得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军旅文学的经典还有可能出现吗?
周:苏联战争文学的成就确实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缺乏军旅文学经典作品,我觉得有历史原因,过去我们常年打仗,没有来得及培养作家来表现战争;其次是政策上的原因,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创作管理过于严苛,使作家创作时有很多思想上的禁区,尤其是很多作家在“文革”期间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总是心有余悸,怎能写出好作品?再就是作家受到的教育不系统,作家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我们中国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我们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一旦作家的创作准备完成了,肯定会出现经典作品的。
栗:这些作品会具备哪些特征呢?
周:首先是对战争这个怪物的全面思考,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来看待和思考战争,作品表达的思情寓意是全人类都能理解的。其次,结构上非常新颖,超过了前人,在结构上有崭新的创造。第三,人物形象不是那种战争狂人,不带有任何民族歧视。第四,语言上能够充分体现汉语的优美特质,即使以后翻译出去,别的语种的人们也能感受到这种优美。
栗:当前军旅文学创作似乎存在一种边缘化的趋势,原汁原味的军旅文学少了,这表现在:许多军旅作家都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地方题材的创作;许多军旅文学作品看似是军旅题材的,但其中主要内容却基本和军旅无关,军旅文学的内涵在逐步解构。从您的创作来看,非军旅作品占据了您所有作品中较大的比重,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或者,您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旅文学应该具有哪些必需的特质?
周:是这样的,的确存在这种边缘化的趋势,因为今天的主要生活内容是经济发展,军事活动作为经济生活的保障存在,而在战争年代,它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大家都很关注。现在随着整个社会的转型,作家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入到经济建设和地方题材上,好像也是应有之义。当然,军旅作家还是应该有所作为,我想我以后肯定会写一部让自己比较满意的军旅文学作品。
栗:在《战争传说》中,我感觉到您在有意避开塑造我们常说的英雄,这是为什么?请您结合自己的军旅文学观念,谈谈对英雄文化和英雄主义的理解。这个问题也请您具体谈谈。
周:先说说为什么避开塑造传统的英雄这个问题,我觉得过去军旅文学作品展开的方式,大多是先从最高统帅写起,然后写将领,底层士兵是战争的主要参与者,涉及却很少。我们中国的史书一直写的是官员史、名人史,不是写的民间史,老百姓是从来不进入史书的,军事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很少写到百姓。我创作这部小说就是想用下边普通老百姓的眼光来看战争,看战争对普通人的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实际上,我写的这个女人从非传统意义上讲,她也是个英雄,她没有领兵打仗,她只是一个间谍,但她把一场更血腥的战争避免了。我是一个从底层走来的人,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对普通老百姓的心理进行展现。战争真正的参与者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心里边的感受和上层是完全不同的。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就能够给读者传达比较新的和比较真切的对于战争的感受。
(本章完)
不想错过《你能拒绝诱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