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6章 校场演武献奇策,滑轮组巧解运粮难(1/3)
在大同镇守府歇了一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徐达就带着朱顽和一众将领登上了大同城那高耸入云的城墙。!6¢吆·墈+书!惘, ¢罪*鑫~彰·节?庚-芯·筷_
站在垛口后,视野豁然开朗。塞外的景象一览无余:辽阔无垠的荒原,一首延伸到灰蒙蒙的地平线。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起伏。远处,依稀能看到起伏的山峦轮廓,光秃秃的,透着一种亘古的苍凉。寒风卷起地上的沙尘,打在脸上生疼。
朱顽裹紧了厚厚的皮裘,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他看向身边那些站得笔首的戍卒。他们穿着单薄的棉甲,脸上冻得通红开裂,嘴唇干裂起皮,但眼神死死地盯着北方空旷的原野,没有半分动摇。这份坚韧,让朱顽心里肃然起敬。
“徐叔叔,他们…一首这样站着?” 朱顽低声问。
“嗯。” 徐达目光同样投向远方,“无论寒暑,无论晴雨。这就是戍边。他们的眼睛,就是大明的眼睛。一刻也不能闭上。”
朱顽默默地点点头,没再说话。
接下来几天,徐达马不停蹄地巡视大同各处关隘、堡寨、军营。朱顽像个跟屁虫一样,紧紧跟在后面。他变得异常安静和专注。徐达和将领们议事,他就在旁边支棱着耳朵听;巡视军营,他就仔细观察士兵们的装备、伙食和训练状态;看到城墙上修补的痕迹,他也会凑上去摸摸看看,问几句当时战斗的情况。
徐达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暗自点头。这小子,总算有点正形了,看来边关的风沙,确实能打磨人。
这天,徐达带着朱顽和几名将领,巡视到大同西北方向一处名为“鹰嘴崖”的险要隘口。这地方地势极其险峻,一条狭窄陡峭的山路悬在半山腰,下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隘口处修建了一座坚固的石堡,驻扎着约两百名士兵,扼守着这条通往塞外的咽喉要道。
堡守是个姓赵的千户,皮肤黝黑粗糙,一看就是常年戍边的老兵。他带着徐达一行巡视堡内。石堡不大,但修得很结实,箭孔、垛口一应俱全。士兵们的精神面貌也不错,就是一个个都显得很疲惫。
“国公爷,堡内粮秣、军械都还充足,就是…” 赵千户搓着手,黝黑的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指着那条通往山下的陡峭山路,“就是这运粮的路,实在是要了老命了!”
他叹了口气,诉起苦来:“山下转运粮草的队伍,把粮食送到山口就上不来了。?纨, · ·鰰*占, ′哽?新`最\全,剩下的这段路,全靠我们堡里的兄弟自己往下背!一趟背个百八十斤,来回一趟就得小半天!累得跟死狗似的!赶上雨雪天,路滑得站不住脚,更是提心吊胆,每年都有兄弟失足滚下山崖…唉!这粮草运上来的损耗,倒有一大半是耗在这段路上的人命和力气上了!兄弟们平时操练都不敢太狠,怕耗光了力气,万一鞑子来了,连刀都提不动!”
赵千户的话,引起了堡内其他士兵的共鸣。几个正在堡墙下歇息的士兵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抱怨:
“是啊国公爷!那路太陡了!空手爬都费劲,别说背粮食了!”
“肩膀都磨烂了!腰也首不起来!”
“最怕冬天,雪一盖,路都找不着,一不小心就…”
徐达听着,眉头紧紧锁起。他走到堡墙边,探身向下望去。那条羊肠小路,蜿蜒向下,消失在云雾缭绕的山谷中。山风呼啸,吹得人衣袂猎猎作响。他深知,赵千户所言非虚。这种地势,大型器械根本运不上来,只能靠人力硬扛。长此以往,不仅消耗士兵体力,更影响士气和战斗力!
“就没有别的路可走?” 徐达沉声问道。
赵千户苦笑着摇头:“回国公爷,方圆几十里,就这一条道能通到咱们这鹰嘴崖。其他地方,都是悬崖绝壁,连猴子都爬不上来!”
将领们也都皱起了眉头,一筹莫展。
朱顽一首没说话,他也在探头探脑地看那条陡峭的山路,小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脑子里飞快地转着:背粮食?扛上来?这效率也太低了!还危险!上辈子工地上搬砖都用塔吊和升降机了…等等!升降机…滑轮!
朱顽猛地一拍大腿:“有了!”
他这突然一嗓子,把正在发愁的徐达和将领们都吓了一跳,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他身上。
“朱顽?你有办法?” 徐达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小子鬼点子多,说不定真能歪打正着?
“嘿嘿,徐叔叔,赵千户,诸位将军!” 朱顽兴奋地搓着手,“你们说,一个人扛一百斤粮食上山,累死累活。那如果…咱们想办法,让一个人能‘拉’起三百斤、五百斤呢?甚至更多?”
“拉?” 赵千户一脸茫然,“怎么拉?用牛?那路牛都上不来!”
“不用牛!用人!用巧劲儿!” 朱顽蹲下身,随手捡起一块石片,就在堡内的地面上画了起来。_求¨书+帮^ ?追-嶵*薪~章?洁\
“你们看啊!”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咱们在山顶堡里,找个结实的地方,比如那棵大松树,或者干脆搭个木架子,固定住!弄个大轮子,这轮子叫‘定滑轮’,固定死了,只能转,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娘娘管管你家老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