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章 武汉长江大桥的铆钉枪(1/2)
1955年9月,武汉长江江面蒸腾着初秋的热浪。,兰¨兰*文.学_ ^追-最*新,章`节¢
齐振国站在施工中的桥墩上,手中的铆钉枪重达十八斤,震得他虎口发麻。脚下三十米处,混浊的江水裹挟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树枝和泡沫,在钢围堰外形成一个个漩涡。
\"第七十二根。\"他抹了把脸上的铁锈和汗水,朝对面喊道。铆钉烧得通红,在空气中划出一道橘色弧线,被桥那头的女铆工林秀兰稳稳接住。
\"收到!\"林秀兰的声音穿过钢铁骨架传来。她蹲在悬空的脚手架上,安全绳勒在微微隆起的小腹上——怀孕四个月的事,她还没告诉任何人。
铆钉枪再次轰鸣。齐振国看着那颗烧红的钢钉被气压锤砸进钢板,溅起的火星落在林秀兰的帆布工装上,烫出几个焦黑的小洞。她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只是调整了下护目镜的位置。
\"齐总工!\"技术员小张从爬梯探出头,\"苏联专家说今天的垂直度偏差超过三毫米!\"
齐振国望向江心。那里停着苏联顾问团的白色汽艇,马卡洛夫正用望远镜观察着施工面。老专家的灰胡子在阳光下像团铁丝,手里攥着本蓝色封皮的施工规范。
\"告诉他,\"齐振国把铆钉枪换到左手,\"中国人的长江,苏联人的标准尺量不准。\"
正午的工棚里,林秀兰终于解开了安全绳。她悄悄揉了揉后腰,那里有块巴掌大的淤青——昨天在铆接钢梁时,一根脱落的螺栓砸中了她的后背。
\"喝点绿豆汤。\"齐振国递来搪瓷缸,缸底沉着几颗红枣。他目光扫过妻子工装下摆——那里有块新洗掉的油渍,形状像只展开翅膀的鸟。
林秀兰突然抓住他的手:\"你摸。\"她将他的手掌按在自己腹部,\"今早第一次踢我,就在你打第七十二根铆钉的时候。?/卡&卡?小?1说ˉ网-§ .更o?^新D:§最?全′\"
齐振国的手僵住了。远处传来铆钉枪的轰鸣,像是某种奇特的胎动。他想起父亲留下的日记里写着:1937年钱塘江大桥合龙时,母亲也在施工现场怀上了他。
\"明天别上桥了。\"他低声说。
\"不行。\"林秀兰系紧安全帽,\"苏联人说女工不能参与铆接,我偏要让他们看看。\"
下午三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江面。
齐振国在钢梁间奔跑检查,雨水在钢板上形成细小的瀑布。他突然停住脚步——第六十三号节点处,三颗铆钉的钉头呈现出不正常的暗红色。用手指一摸,指腹立刻沾上铁锈般的粉末。
\"伪劣品。\"他对着对讲机吼道,\"暂停所有铆接作业!\"
马卡洛夫的汽艇冒着暴雨靠岸。老专家跳上平台时,手里拿着本湿透的台账:\"这批铆钉是鞍钢特供的!\"
\"但腐蚀速度不正常。\"齐振国掰开一颗铆钉,断面露出蜂窝状气孔,\"像是...\"
\"像是掺了硫铁矿渣。\"林秀兰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手里拿着化验单,\"我在医务室用试剂测过了。\"
马卡洛夫脸色变得铁青。他翻开那本蓝色规范,其中一页被撕掉了半截——正是关于含硫量超标铆钉的应急方案。
雨越下越大。齐振国望向江对岸,隐约看见几个穿雨衣的人影正在材料堆场翻找什么。其中一人的雨帽被风吹开,露出财务处刘德海那张圆脸。
暴雨夜的物资仓库,手电筒光束刺破黑暗。
齐振国翻找着铆钉进货单,纸张上的水渍晕开了部分字迹。突然,他的手指停在某张单据的边角——那里有个模糊的红色指印,指纹纹路间残留着黑色油墨。-|÷求§书¥*帮DD; /已:*o发¢?&布1_最)新@?章??节·±)
\"财务处的打印台油墨。\"林秀兰轻声说。她脸色苍白,右手下意识按着小腹,\"刘德海上周刚领过两盒。\"
手电筒光扫过货架,照亮几箱未拆封的铆钉。齐振国撬开木箱,发现内层包装纸上印着\"昭和制钢所\"的浮水印。这些日本战时的劣质铆钉,不知怎么混进了鞍钢的货箱。
\"齐总工!\"技术员小张冲进来,手里攥着半张烧焦的纸,\"材料科刚起火,有人想烧台账!\"
纸片上残留的数字让齐振国瞳孔骤缩——\"\",正是林秀兰确诊怀孕的日期。这不是巧合,有人刻意在针对他们夫妇。
江心施工现场,钢梁吊装作业被迫中断。
马卡洛夫在图纸上划着红线:\"必须全部更换!按苏联标准——\"
\"来不及了。\"齐振国拍出本泛黄的《中国铁路桥梁史》,翻到1937年钱塘江大桥那页,\"当年日本人轰炸后,先父用桐油浸泡铆钉应急。\"
老专家气得胡子发抖:\"这是长江!不是你们乡下的小河沟!\"
争吵声被突如其来的警报打断。广播里喊着\"医务室紧急呼叫\",齐振国转身就跑。穿过摇晃的施工栈桥时,他看见林秀兰常坐的那段钢梁上,有片新鲜的血迹。
医务室里,军医正在给林秀兰注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钢轨上的家族》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