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这么能干的人(1/2)
这么能干的人
天刚蒙蒙亮, 张家村村口的老树下,参加“博览会”的几家农户聚在一起,每人都带着要卖的东西准备出发了。
张老汉领头走在最前面, 他背了一个竹篓,紧跟着他的是儿子张大郎,张大郎背后也背了一个装得满满当当的竹筐。
但除了张老汉家,其他家基本都是都只出了一人, 有的背竹筐, 有的提着竹篮, 脸上既有期待又带着忐忑。
起先是期待大过忐忑,但等走了半个时辰还是没找到那两个掌柜所说的位置时, 忐忑就占了上风。
刘大壮几步走到张老汉旁边,担忧地问道:“张叔,不是说就五里路吗?怎么还没到啊,会不会是骗子呀?”
张老汉心里也有些打鼓, 但嘴上还是应道:“说的是从京城出来走五里就到,咱们从村子里出发, 远些也正常。”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 但气氛明显变得沉闷了些。
而且,这一路上居然没看到其他背箩筐的人, 属实有些奇怪。
天慢慢亮了, 晨曦的第一缕光线穿透了稀薄的云层, 照亮了沉睡的大地。
张老汉眉头紧皱, 正准备开口说点什么, 就听到儿子张大郎激动的声音在右前方响起, “爹,你看那边!”
他急匆匆地走过去, 循着儿子所指的方向望去,等看清那处的情况,他黑黢黢的脸瞬间兴奋地涨红,连皱纹都舒展开了。
那里,一座座竹木搭就的展棚整齐地排成三列,每列之间空出位置供通行,每个竹棚里都设前后两个摊位,一眼望去,摊位竟有数百个之多。
张老汉依稀记得,那个位置原本该是一片宽阔的空地,春日绿草如茵时倒算个踏青的好去处,但到了秋风渐起之时,野草一枯,就露出光秃秃的褐色地皮,显出几分萧瑟。
但今日,这片空地却全然变了个样子。
刘大壮还未走近,就被这壮观的景象给惊到了,他张开的嘴半天都没合拢,脚步顿在原地,一时忘了往前挪。
最后还是张老汉催他:“我们赶紧过去,说不定能占个好摊位!”
张家村的众人闻言瞬间来劲了,也不说话了,都闷着头走得飞快。
不过,等走到近处,他们才发现,原来竹棚最外面的一圈用布条拦了起来,只留了一个两米宽的进出口。
张老汉不敢耽搁,连忙带着一行人朝进出口的位置走去。
……
“这边,这边!”看到有农户背着竹筐过来,馀悦婉赶紧挥手招呼道。
“馀掌柜!”张老汉喜出望外地走过来,一时还有些局促,他指了指身后的人,“馀掌柜,我把村里人带过来了,我们可以直接进去卖东西吗?”
馀悦婉拿出一张纸,“可以的,我先登记一下,每个人报村子名丶里正名字和自己名字就行。”
张老汉自然第一个上前,“张家村,里正是张全福,我叫张好田。”
馀悦婉点了点头,快速地记了下来,然后问道:“张叔今天是打算卖什么呀?”
“麦子丶还有晒干的玉米棒子。”张老汉话音刚落,就看到眼前的掌柜从身后的大袋子掏出一块小木牌,木牌上半部分画着几根稻穗,下方还有两个字——“十八”。
馀悦婉把小木牌往前一递,“这是分给你的摊位,粮食区十八号,不认得字的话就按图案找,博览会结束归还就可以了。”
张老汉把手在裤腿处擦了擦,确保手心没汗了,才小心翼翼地接过木牌,不过,拿到木牌后,他也没有直接离开,而在站在一旁等其他同来的人登记。
张大郎因为和张老汉是一家,所以共用一个摊位。
刘大壮带的是一大袋豆子,所以登记后也得了一张画着稻穗的小木牌,只是上面的数字变成了“十九”。
张家村的大多数人带的都是粮食,所以拿到的摊位号码牌也接近,拿到牌子的人个个表情都喜滋滋的。
最后上前登记的是一个提着篮子的妇人,她忐忑地望向馀悦婉,声音不大,“我也来自张家村,里正是张全福,我,我叫馀莲。”
“诶,嫂子也姓馀啊,那和我是本家呀!”馀悦婉擡头露出一个友善的笑,“莲嫂子也是带的粮食?”
“不是,不是。”馀莲急急忙忙去掀篮子上盖着的麻布,麻布下居然是挨挨挤挤摆着的t鸡蛋,馀悦婉探头望去,发现这些鸡蛋似乎比一般鸡蛋大些,品相很不错。
见眼前的姑娘盯着鸡蛋看了半天,馀莲更慌了,她结巴道:“这蛋是,是山里散养的母鸡下,下的。”
其他人也帮腔,“馀嫂子最会养鸡了,她家的鸡蛋蒸着吃可鲜了,顶顶好!”
“莲嫂子厉害呀!”馀悦婉边夸边笑着从袋子里掏出一个木牌递过去,“肉食区九号摊位,在第二列右侧。”
张老汉发现这次的木牌上画的不是稻穗,而是一只鸡,图案之下是数字“九”。
刘大壮也注意到这一点,他悄悄探头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全寝室穿到古代宫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