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九章 卷二(2/5)
是吃两顿饭。过了中午,爸爸才溜达回来。外面雨已渐停,“咱们晚上吃点啥?”爸爸看着两个孩子问道,“咱们换点面条吧,我都馋了。”杨策砍着一根木方子说。
“真是,咱们不少日子没换面条了。”爸爸说。
“那我去换,顺便去买电影票,爸你也去看一场呗!”杨迈说。
“那行,给我也买一张吧,你去换吧!”杨迈放下笔收起本,用小面袋装了五斤苞米,拿上钱,戴上草帽直奔鲜队,换好了面条又去街里买好三张电影票,一溜烟的回来了。
爸爸摘好了黄瓜,剥好了小葱,杨迈炸的鸡蛋酱,小葱拌黄瓜,下的面条足有三斤,吃完后也没剩多少。
六点多,他们就往街里去了,原来看的人很多,青年点男女生全出动,杨迈说:“你们不是都看过了吗?”
“待着没趣,看看电影还有点意思。”
检完票一进去,杨迈看见好几个同学也来了,找好位子刚一坐下,前边凳上坐着的竟是钮枝,杨迈叫了一声,钮枝一回头,“杨迈,你也来啦!”“啊,这是第二次了。”
电影开演了,影片把人们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阿尔巴尼亚,勇敢的人民拿起武器和德国法西斯进行英勇斗争,年轻的女学生米拉,和她的同学也参加游击队和地下党的活动,最后不幸遭到逮捕,在严刑拷打中,她们坚强不屈,最后壮烈牺牲。年轻的米拉极其美丽,清纯可爱,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影子。
第二天,全体社员拔稻草,大家对电影《宁死不屈》特别感慨,“这电影太好了,法西斯太坏太残暴了,这么好的小女孩都给杀死。”“米拉真是太好看了,外国电影里的人长得都好看,看外国电影挺有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七队的稻地和一队的稻地挨着,两队人都在拔草,歇气的时候全体都迈上埂子站着,直一会儿腰。这时,只听谭云大叫道:“哎,于嫚,赵小奇你们也在这呢!”
她俩一抬头,“哎呀谭云,真巧啊,都在这呢,我看见王忆涛和甄丽了。”
两队的同学们便唠了起来。杨迈挨着谭云,她一叫于嫚,杨迈看见这个小女孩的一只眼睛不动,自己在街里曾见过她,她的一只眼珠是死的,当时杨迈很好奇,没想到在此地却碰到了。
从她们的谈话中知道,原来她们都是同班同学,被分到一队去了,两队相隔二里多地。
“开干!”可梅喊完先迈进水里,大伙便一个个跳进池中,继续弯腰拔草。杨迈问谭云,你同学的眼睛为何是这样的?谭云边拔草边讲给杨迈听。
原来,1967年个别工厂两派斗争,有时出现殴斗。这天,于嫚妈妈患急腹症去了医院,一查是宫外孕,需要马上做手术,于嫚便去工厂急找爸爸。当她走到厂子的两楼中间时,突然一个东西击中了她的眼睛,当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特别疼,她大哭大叫之后,才过来人问她,后来爸爸把她送到医院。
眼科大夫们都束手无策,要是动手术,创伤更大,又不知是何物射进眼内,最后讨论肯定,还是铁球铁块之类,决定用吸铁石看看能否吸出来。结果真吸出来一个黄豆粒大的铁球,但整个眼角膜已破碎,玻璃体全部流出,完全丧失了视力,当时就摘除了眼球,后来安上个义眼,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杨迈很为她惋惜,一个漂亮的小女生,竟如此倒霉。
中午吃完了饭,稍躺一会儿,上工的钟声响了,杨松朋和两个孩子锁上门就去了队里。到了才知道,邱队长上午把腿碰骨折了,现在还在医院里呢,原来队里喂牲口的泡料缸坏了,必须得买两个,队长和车伙杨建国赶车去供销社把缸买了回来,拉到院子里,两人便一起把缸抬下来,刚抬起第二个缸时,邱队长的脚下拌了一下,身子一歪,缸掉了下去,正好砸在大腿上,喊了几个人,把他用车拉到医院,骨科大夫给他拍了x光片,确诊是骨折了,处理完后下午能回来,可梅到家就去了医院。
大伙都到齐后,会计杜常勤说:“这么的吧,队长可梅都不在,侯志阳你领着干吧,反正你也得记工分,得担一角。”
“我能行吗?”
“有啥不行!年轻人也得锻炼才行!”
侯志阳瞅了瞅大家,“那就走吧,还是拔草,这不都穿着靴子呢吗!”他走在前边,社员们男女老少,离离拉拉跟在后。
又是一天了,晨起,天无风。唐大爷和女儿庆雪去自家菜地干活,唐大娘起来先烧两壶开水,然后再做饭,由于无风,灶眼直冒烟,好歹把饭做熟了,接着又炖菜,灶里的火苗,不往里进,反而喷出来,黑烟只往外冒,这顿早饭做的太呛人啦!
六点钟了干活的也回来了,两个上学的孩子也起来了,于是放桌子吃饭,端菜端饭,大家都说屋里烟味太大,这时唐大娘才发觉,炕头上养了十几天的小鸡崽怎么没动静了呢?她把草囤子从炕头拽过来一看,小鸡崽们全闭上了眼睛,一个个懒洋洋地躺着,全身瘫软,有气无力的样子。
“这是怎么地了?来什么病了?一个也不动了。”全家人都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远山,呼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