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八章 卷二(4/5)
开外的林场老宅住宿栽树,一年级留在林场本部,二年级到东边三里开外的林场旧房住宿。马车拉着行李,同学们步行到指定地方,这里有两大排老旧的木板房,里面有火炕,吃住干活都在附近。
第二天早上,起床号吹响了,同学们一咕噜爬起来,洗把脸,拿着饭盒站好排来到伙房处,厨师们用石头垒起两个大大的锅灶,用木头支起一个临时的棚子,棚上铺满了松枝,即遮光又避雨,早餐是苞米面窝头,萝卜丝汤,中午全体带饭盒,每人两个大馒头,玉米面和白面两掺的,玉根头咸菜切四瓣随便拿,装好饭盒拿双筷子放在书兜里背上山。
到了山根下,林场的向导便向同学们讲解栽树的方法:手拿铁锹,用脚使劲踩进土里,深度和锹差不多,然后一掰出个缝,另一人立刻把树苗的根部插进缝里,拿锹的拔出锹,插苗的用脚踩一下土,便完成了一棵。两棵苗间距一米,左右同样宽,即每组都是两臂伸直的距离。同学们说干就干,杨迈又和赵保华碰在一组,他踩锹,杨迈插苗。俩人一组,俩人一组,从山根下开始往山顶上栽。
同学们像小老虎一样,干得又快又好,哪一组都不落后,潘老师拿着红旗,不断冲向山顶,最后全体到达山顶后,稍歇一会儿,又从山顶往山下栽,同学们到了山底下一看,原来拿下的竟是一座小矮山。这时林场的向导叔叔领着全班到对面的一座山下,这是一个陡峭的高山,先栽阳面,枯萎的蒿草很多,得使劲踩铁锹,同学们的速度慢下来了,杨迈开始踩锹,没栽几棵,赵保华说:“你也没劲呀!咱们要落后啦,看你那小细胳膊吧。”
“你别看我瘦,一样有劲儿!”杨迈使足力气往下踩,双手用力按,稍稍有些落后,但最后还是到了山顶,全体又小歇一会儿。最后开始栽北坡,踩太深时发现里面还冻着呢,但是往下坡踩铁锹是很顺利的,一上午全班栽了三个山头。
午饭时大家傻了眼,手太脏,也没水,只好用筷子插上馒头,一口口咬起来。午后是越干越渴,林场叔叔说,这附近没有水,只有忍耐吧。回到住处后,大家第一件事便是咕咚咕咚喝水,晚上就寝号吹响后,同学们都钻进了热乎乎的被窝里,早早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排队领饭时,“我半夜好像听见狼叫声,你们听见没?”马云珍问大家。
“我好像也听见了。”周兰秀说。
“问问那个向导吧!”张跃发说。领中午饭时,杨迈不要咸菜了,吃了太渴。
今天大家跟向导走了五六里地才到地方,周围几座山光秃秃的,到跟前一看,整山的大树都已锯掉,只剩下平整的横截面,像一个个圆板凳立在那里,杂草也少,大家太高兴啦,这样的地方太好栽了,插苗的同学把苗捆都夹在胳肢窝里,抽一棵插一棵,几座山头一上午就拿下了。
午饭时,有同学说,午后又开始渴了。时间不长,向导叔叔和潘老师拎一个桶过来了,“来吧,吃冰!”
“有水啦!”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来到桶前,“真是冰,哪整的?”“挺远呢,在一个山旮旯里。”潘老师说,同学们你一块我一块咬了起来,可高兴啦!
“真是雪中送炭呀!”
“这叫渴里送冰呀!”
“大叔,这山里有狼没?昨晚有人听见狼叫了。”张越发问,
“没有狼,你听着的叫声,是野猫叫秧子,这话说起来,小日本时候还看见过狼,解放后就再也没见过,一般的沟里都有人家住,没有狼。”
第三天早上出发前,潘老师说:“女生有历假的,可举手就不用去了,二班的有两个,可帮厨师做饭。”同学们一回头,胡小华举着手,
“那你出来吧。”
赵得健说:“老师,光女生历假了,咱男生什么时候也历假,老是女生,她们也太合适了,咱男生也得历假一回。”
听他这一说,潘老师憋住笑,无言以对。女同学有的正抿嘴笑,男生们个个是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
开步!走!潘老师扛着红旗走在前面,今天的路程比昨天还远。
晚上收工后,同学们跟着向导走过一个山脊又一个山脊,跨过山梁又下到沟底,虽然又累又乏,又渴又饿,但是大家都感觉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富饶,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山峦望不到边,正值初春,嫩黄中透着淡绿,枯草中早已现出嫩叶,各种鸟鸣时而给你一种惊喜。
晚饭时,比杨迈还瘦小的朱小芬,竟然吃了七个馒头,男生们都瞪大了眼睛,“别撑死啦!”
大家早早就入睡了,鼾声四起。
小半夜时,号角声突然响起,嘟嘟嘟!嘟嘟嘟!!!
正在梦中的同学们,突然被号声惊醒,一个个坐起来,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
“起来军训!军训都起来,集合!”
全体同学都跑了出来,各班站好队,戴志豪老师大声讲道:“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军事训练,提高同学们的战备意识,这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时刻要保卫国家保卫和平,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远山,呼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