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章 卷二(3/5)
,几个人一直往北走去,翻过桑树林,再往北走,到了一个大沟塘子,每人都拿一根条子,这一路走来,已经遇到两条大灰蛇了。他们格外小心,爬过沟,就是一面阳坡,满目的杂草中有一丛丛的酸浆长在这里,连成一片到处都是。大家高兴的分头去掐,手指粗的嫩杆光亮滑溜,一尺高的株长只把顶叶留着,下边的叶子一撸到底。一把把的掐着撸着,一会儿工夫就多半筐了,他们顺便又找大叶芹,谁的眼尖谁就掐的多。在山的背阴面,也能碰上后出的蕨菜和猫爪子,几个人揪累了,就找个地方坐下来歇一会儿,这时把酸浆拿出一根,从根部一条条撕下外皮,淡绿的内心水灵灵的,咬下一口水嫩细滑,酸鲜润口,简直美极了,但也酸的不得了,顶多吃个两三根吧,大家都酸的直眨巴眼儿,你看我,我看你,“太酸了,太酸了,咱们回去吧!”孩子们又开路了。
每个礼拜日,杨迈都要到细流河边洗衣服,两岸人家的妇女都在这里洗洗涮涮,她也学着大人们的样子,把衣服泡在浅水里,在石板上搓搓,然后打上肥皂,再用木棒反复捶打几下,投进水中漂洗之后,衣服干净极了,小孩子们在河里淌着水,嘻戏着。洗衣服的捶打声不断,啪!啪!啪!不绝于耳。
夏日的晚上,孩子们到处去玩耍,他们最爱抓青蛙。每人折根榆树枝,来到稻田地的埂子上,那里青蛙很多,只要看见,使劲一耍树枝,便可扑倒它,再一耍就翻白肚了,抓住后不管死活都串在蒿子杆上,杨威也抓了几个小小的青蛙崽儿,只有指甲大,杨策一边串一边说,“这几个小不点不像蛤蟆,像癞蛤蟆。”
太阳落山了,他们拎着一串串战利品,溜溜达达往家走去,来到鸡圈边,先把最小的几个扔进去,两只母鸡闻了闻走开了,“不吃,肯定是癞蛤蟆。”又扔进几个小点的,这回都抢着叼起来吃了,还有几个大点的,他们用菜刀剁几下扔进去,一会儿工夫也都抢光了。
他们希望两只母鸡多下些蛋。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掏鸡窝,自从妈妈走后,他们把蛋都攒起来,放到葫芦头里,一天比一天多,就等妈妈回来吃。
天越来越热了,六月过去了,本学期快要结束了,七月初就要期末考试了,每到晚上点上油灯,几个孩子都要复习一会儿,写写算算,有时爸爸还考考他们,杨威总是困得先睡着了。
这天晨起,天阴沉沉的,已开始落雨点了,孩子们顶着雨都去上学了。生产队因下雨没活休了一天,中午时分大雨滂沱,雷鸣电闪停不下来了,两家的孩子们都没回来吃饭。晚上回来时,雨已变小了,但他们的鞋全湿透了,路上太泥泞,河水也涨过了小木桥,爸爸知道他们很饿,用几个鸡蛋炸了一小盆酱,还有洗好的大葱,孩子们就着碴子粥吃了一碗又一碗。饭后他们都站在屋檐下,用小手接着房檐上滴下来的水珠,眼睛望着近在咫尺的山林,被雨水洗过后,越发显得鲜绿清新了,那些小鸟们一声不吭,都藏到哪里去了呢?
这天早晨刚上班,大家到齐后,刘培新开个早会,话还没说几句,门口来个马车,车伙拎着鞭子和另一个年轻人进院了,“咱们找接生的大夫?”
“找我的,又来产事了。”之琴说完后,忙问孕妇的住处和名字,然后查表确有其人,并大致了解了现状,当即随两人坐马车去了平岭子。
到了产家一看,小孕妇才十七岁,面色苍白,饥瘦如柴,两月前曾给她查过,之琴一上手,感觉儿头挺大了,足月,胎位还好,肚大羊水多,疼痛不频,家里没有公婆,只有一大姑姐照顾她。进屋两个多小时了,也没疼几次,之琴深知这是一个慢产,让她多走走,生得会快一些,之琴扶她来到院子里踱步,半个小时过去了才疼一会儿。自己继续溜着,感觉又痛了,回到炕上吧,躺下后痛感没了,“一疼我就害怕,不疼就好受。”
“只有疼得厉害疼得勤,生得才能快,用不着害怕,疼不死的,不用紧张。”
大姑姐和之琴轮班扶她踱步,乏了累了就回炕上休息,折腾了一天宫口还是没有进展,胃口极差,不想吃东西,天气闷热。到了晚上蚊子多得厉害,嗡嗡声扰的你不能入眠,一会儿脸上叮一口,“啪!”一会儿胳膊叮一下,又是“啪!”小孕妇烦躁不安,坐一会儿又躺一会儿,之琴也是困得不行,真想躺下睡一会儿,大姑姐在炕稍早已进入梦乡。
之琴提醒自己绝对不能睡,必须要保持头脑清醒,她不停地用冷水洗把脸,伸伸胳膊腿。这时小孕妇又要吐了,坐在炕沿上开始呕,其夫撮了一锹小灰撒到地上,“哇哇!啊!啊!”连吐几口,晚上好容易吃进去的饭,又吐了出来,喝点水吧,时间不长,又吐了一地,吐完后,阵痛又开始了,可是没几分钟又消失了,之琴给她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以补充营养和水分,昏黄的煤油灯下,孕妇是有气无力的样子,两唇干裂,浑身发抖,查脉搏体温均正常,胎心基本还好。
夜沉沉,之琴时时看着表,有时困极了,打个盹儿......
天已朦朦亮了,没有了鱼肚白,她让大姑姐赶紧做点好吃的,孕妇肚子太空,一会儿一碗鸡蛋花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远山,呼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