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远 山,呼唤 第十章 卷二(2/4)
菜终于冒头了,没几天工夫,从红头发变成了绿辫子,野地里,山根下到处都是。孩子们只要一放学,拎起小腰筐,拿着小铁铲,撅着小腚根儿,一丛丛地挖呀掘呀,像一群小兔子,蹦着腿儿在大地上移动着。
春天真的来了,满目皆绿。朝鲜队在山根下开了几亩水田地,几十个人几天工夫,便把茬子刨出,平整好土地,打好了土埂子。大道旁的一个枯井,几年前就挖好了,现在已开始蓄水,用于灌溉。
山绿了,野菜便多了起来,孩子们最高兴的季节来到了。他们已渐渐熟悉了这里的生活,长在了这里,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每到礼拜天,大家挎着腰子筐,从这个山头翻过那个山头,沟里沟外走个遍,把所有认识的野菜都收到筐里,这个掐一把,那个拔几棵,顺着山头顶着春风,找哇看哪,有时太累了,大家找个地方坐下歇一会儿。把手指粗的酸浆拿起一根,从根部一条条撕去外皮,然后送进嘴里,咬下一口,嚼几嚼咽下去,真是解渴了,一根又一根,每人能吃一大把,觉得不渴也不饿了,但牙却倒了。大家叽喳说一阵,歇够后站起来拍拍后屁股,翻翻筐里的各式战利品,很是高兴,然后继续采下去,直到筐满得再也装不下了,又累又饿时才往回走。他们都带着喜悦的心情,满脸高兴的小样子,双眼笑眯眯地走在羊肠小路上,几个人先后一字排开,宝霞总是打头,杨迈最后一个打狼。
之琴在家时,看到孩子们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回来,灰头土脸的,衣裤上粘着草叶,她接过沉甸甸的筐不住地说:“累坏了,难为这么点儿的孩子采这么多的菜,一礼拜够吃了.”马上打盆水,让他们洗手洗脸.
晚饭后,之琴把山菜分类,杨迈帮妈妈弄,她考妈妈各种菜名的叫法,结果妈妈只认识蕨菜,猫爪子,猴腿和酸浆,其它的还是叫不上来,她自己也笑了。把叶子菜先吃了,带杆的能放几天。
第二天早上,她把山白菜大叶芹,毛花尖子等洗净剁碎,拌上玉米面,再撒些盐,放笼屉上干蒸,这是孙婶儿教她做的,全家都特别喜欢吃这个,觉得肚子很饱。
五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队里有人家粮食吃空了,国家发放些救济粮,所以每人有时能分个七八斤粮食。生产队开始播种大田了,耕牛在一垅垅的翻地,社员们都忙碌在田间。
这天早晨晴空万里,到了午后,天变阴了,云越积越多,越积越厚,要下大雨的样子,人们都忙着往家赶,学校已放学了,之琴下了班也快步回到了家,可要做饭时才发现,面袋里所剩无几,必须得推点磨才有吃的,她立即把前几天发的小麦粒舀出一盆放在磨盘上,孩子们便推了起来,之琴怕来雨,立即又去柴堆拽了两捆蒿子送进屋里,此时的天空越来越暗,好像要黑天了,东北方向有一条黑云逐渐在扩大,孩子们指着天空大喊大叫:“妈,太吓人了,你看,天上那块云太黑了!”之琴和孙家老少,也都望着东北方向的天空,大家都惊叫着,从未见过这么黑的云彩!
此时每个人都觉得空气像静止了一样,一丝风也没有,再一望去,黑云逐渐在扩大,在移动,只几分钟的功夫,大片黑云从东北方向快速向南移动而来,此时,整个天空已被乌云笼罩,黑得如锅底压顶一般,刹时,一股热浪猛袭过来,像高温熏了你一下,随之便狂风大作,山风呼啸而来!之琴忙把麦粒搂进盆里,大家急急跑进屋里,还没站稳脚步,风驰电掣般的狂风,像一头野兽冲进了屋里,房门顷刻间便倒在了地上,屋里的窗棱窗纸眨眼间已全没了,三个窗户成了三个窟窿,眼看着糊在墙上的报纸,如巨人在撕扯一样,一下子全被揭掉了,像一团疯子,从西边的窗口挤了出去,屋里及外边不知什么东西叮噹乱响,衣物散落一地,狂风呼啸着,震耳欲聋,风吹得使人站不稳,喘不过气来,此时狂风又裹挟着大雨从窗口一泻而下,落到炕上地上,风雨如魔鬼般在屋子中肆虐......
之琴急中生智,找来斧子钉子,然后上炕顶着大风,想把被子钉在窗户上,刚按在窗沿上,人和鼓起的被子一起倒在了炕上,几个孩子吓得早都蹲在炕沿下一动不动,之琴再次起来,还要去钉窗户,拿起被子往窗檐上靠,外边的大雨此时瓢泼一般,倾盆而下。棚顶有一处雨水在下落,原来房上的草被吹掉了一大块,孩子们都傻了眼,看着家里的一切,不知如何是好,杨迈见妈妈钉不上,立即上炕帮妈妈钉被,娘俩终于把这床被钉上了,风和雨进不来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这场暴风雨总算渐渐小了......
炕上积满了水,房子也漏了,肚子又饿,此时黄昏已过,天快要黑了。杨松朋出现在了前面的小道上,他步子蹒跚,浑身已浇透,裤子和鞋全粘满了稀泥,他是拽着牛以巴从龙以巴沟里回来的······
第二天之琴去上班,院长告知这是台风,广播里说的,这股强台风,是从朝鲜半岛登陆,刮过吉林东部及ln省大部,受灾面积很大。孩子们都没去上学,帮爸爸收拾家里家外,先是烧炕,把木头架上,让炕烤干,再把湿被子抬出去,晾在木栅栏上,晒衣服,晒柴草,杨松朋找木棍量尺寸,准备钉窗棱,杨迈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远山,呼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