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9章 毒士发力(1/2)
郭嘉和李儒的情报,正好印证了刘备的分析。
而李儒的一番话,更是让刘辩眼前一亮,心中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文优。”
刘辩看向李儒,问道:“既然如此,那你可有良策,能让袁绍麾下失衡?”
李儒笑了笑,阴人嘛,他也很在行!
等等。
为什么是也呢?压下心中诧异,李儒笑道:“陛下,臣有一计,或可令袁绍自乱阵脚。”
“哦?文优有何妙计,快快说来!”刘辩催促道。
李儒嘴角微微扬起,眼中闪过一抹阴冷的寒光。
他看了刘辩一眼,压低声音道:“陛下,臣曾研究过袁绍麾下众臣,知其麾下构成主要有三,其一为最早追随袁绍的汝南派,代表人物便是许攸,其二是袁绍入主冀州之前追随于他的颍川派,代表人物是荀谌,其三就是入主冀州后的冀州派,代表人物则是沮授。”
“倘若要动摇其根本,令其麾下失衡,不如从荀谌入手。”
荀谌?
刘辩一愣,显然没有想到,李儒选的突破口是荀谌。
他以为,李儒会选许攸呢。
毕竟许攸表面忠心,实则贪婪成性,且性情傲慢,与袁绍麾下其他谋士矛盾颇深,尤其是和沮授,谛听可没少报告二人之间的矛盾。
历史上,甚至都不用曹操设计,许攸就遭到了冀州派的排挤,暴雷后主动逃到了曹操那里,也为之后曹操赢下官渡之战,奠定了基础。
若是从许攸入手,相信很容易便能令袁绍对他心生疑忌。
于是刘辩缓缓问道:“为何是荀谌?”
李儒一拱手,解释说道:“之前臣还在洛阳时,就已有关注,自袁绍立足冀州以来,袁绍的谋主,便从荀谌,渐渐变成了沮授。”
“对此,荀谌虽然没有和沮授争,但也许久没有听说他在为袁绍献策。”
“因此愚以为,不如从荀谌下手,以荀谌的智谋和能力,若能为陛下所用,必可使袁绍麾下失衡!”
刘辩听着,默默点头,若有所思。
至于如何让荀谌归附,想到这里,刘辩将目光投向了荀彧。
荀家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做法,他并不反对,因此不管是荀谌之袁绍,还是荀攸之曹操,他都未曾管过。
但现在,袁绍触及了底线!
李儒的策略的确很好,那么荀谌,也时候该做出选择了。
这一点,荀彧同样清楚。
不等刘辩开口,荀彧主动站了出来,“陛下放心,荀谌那里,臣有把握劝说。”
刘辩闻言,抚掌大笑,“好,有文若出马,朕自然放心。”
“既然如此,那说降荀谌的事,便交给你了。”
荀彧闻言,连忙应下,“臣遵旨!”
如今的荀家,荀彧虽还不是家主,但却已经有家主之权。
再加上荀谌本就是他亲弟,在袁绍处又不得志,如今袁绍自立,叛逆之举已成,也要说降荀谌,对他而言的确不难。
解决了几大难题,刘辩总算松了口气。
就在他准备命这几人分头行动的时候,贾诩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竟不等刘辩询问,主动站了出来。
见状,刘辩十分满意。
现在的贾诩,总算不是历史上那个只知明哲保身的贾诩了。
“文和,你可有话要说?”
刘辩主动询问,同时他也好像,贾诩想到了什么计策。
贾诩嘴角微勾,缓步迈出,幽幽道:“陛下,臣的确有一个计策,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辩微笑示意:“文和的计策,一向精妙,讲来无妨。”
贾诩拱手道:“其实袁绍自立,除了令其内乱外,陛下何不推波助澜,进一步加剧纷争?”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倒是荀彧、郭嘉、李儒、周瑜等人若有所思。
刘辩也是一愣,随后有点明白贾诩的意思了。
不愧是毒士,这一开口,就奔着天下大乱去啊!
果然!
贾诩进一步说道:“如今关东诸侯本就各自为战,不听号令,若让袁绍自立之事成为导火索,便可使关东之局彻底混乱。”
“而朝廷只需按兵不动,以关中为基,不断积蓄力量,便可静观其乱,伺机而动。”
经过贾诩这么一解释,刚刚没太明白的人,也开始了低声议论。
杨彪率先出言:“这计策虽好,但太过冒险了吧?而且一旦关东诸侯效仿,那时我大汉颜面何存?”
黄琬、崔烈也相继附和,“是啊,此动摇国本之举,还请陛下三思!”
而卢植则认为,“坐收渔翁之利固然是好,但要让关东诸侯效仿自立,怕也不是一件易事啊。”
刘辩握住龙案,细细品味贾诩之言,眼中光芒愈发璀璨。
他相信,既然贾诩说了,就一定有办法。
深吸一口气,刘辩站起身来,扫视众人,“文和之计,甚得朕意,至于大汉颜面?”
顿了顿,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开局等死,却成中兴圣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