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8章 群策群力(1/2)
听到刘辩的话,众人皆陷入沉思。
紧接着,卢植提出,“除了安抚百姓,稳定朝局外,还应该整饬军事,同时示之以强硬态势,可以由陛下委派,命诸将率军巡视附近各地,以此表明朝廷的强盛。”
“子干的提议不错。”
皇甫嵩附和说道:“不错,如此展示我大汉军威,也好让天下人知道,陛下才是真正的大汉正统!”
朱儁也是连连赞同道:“说的对啊老伙计,陛下,臣请命,亲自往渑池坐镇,以策应四方。”
刘辩点了点头,人心可用,不过各关隘他皆已作出安排,如今年会结束,各将也都各回驻地,倒也用不着朱儁拼命。
“老将军且安心留在长安,内阁事务繁多,还需老将军多多出力。”
刘辩笑道:“至于巡视附近,镇守关隘这些差事,还是留给年轻人,让他们多多历练一下吧。”
经刘辩这么一说,殿内气氛也略微一松,没有一开始那么紧张。
殿内虽稍显轻松,但刘辩目光一扫,还是注意到了坐在一旁,一直显得有些拘束的周瑜。
他眉头微蹙,嘴巴微张,似乎有话要说却未能开口。
刘辩心中一动,他对周瑜可是寄予厚望,必然也不会在这种场合,将周瑜也喊来,目的就是想从现在就开始培养周瑜,因此自然不会忽略他的神色。
于是,刘辩含笑开口,问道:“公瑾,你可是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突然被刘辩喊到,周瑜心中一暖。
在座都是大佬,除了之前描述江东局势外,他根本就不好开口,因此就算是有想法,也只好憋在心中,没想到陛下竟然注意到了,甚至主动提及。
此时,殿内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了他的身上。
周瑜连忙离座,拱手行礼,沉声道:“陛下,诸公所言,皆是稳住朝局,安抚百姓的良策。”
顿了顿,周瑜话锋一转,小心翼翼道:“但臣以为,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事,却少有人提及该对袁绍做什么,目前的策略只是一味守成,但对袁绍,对冀州,对袁绍自立的傀儡伪帝,又有何应对之策呢?”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
众人下意识地看向刘辩,连刘辩自己也眉头微扬,显然是被周瑜的切入点引发了兴趣。
“那依公瑾所见,该如何应对?”
刘辩语气中带着探询,他很想听听周瑜的独到见解。
周瑜一愣,他只是觉得不妥,却还没有想到应对之策。
不过,他对此倒有些想法,迟疑片刻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微臣自忖才薄,未能窥得全局,但微臣以为,要制定出针对袁绍的策略,首先必须真正了解袁绍这个人。”
“然而实情是,恐怕在座诸位对袁绍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当年洛阳、跟随袁隗身旁的他。”
“从那时到现在,袁绍早已不是从前的袁绍了。”
听到这里,刘辩目光微微一沉,周瑜说的很有道理,就连他也是从书本中了解的袁绍。
说实话,他看到袁绍自立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懵逼。
在他看来,好谋无断的袁绍,怎么可能做出如此果决的决策?
因此,刘辩眼中闪过一丝深思,随即看向刘备。
在座的这些人中,如果说有谁对袁绍最了解,毫无疑问,一定非刘备莫属。
而且在座这些人,唯刘备曾为一方诸侯,也更能站在诸侯的角度,去分析袁绍这么做的理由。
“玄德皇侄。”
刘辩招呼了声刘备,更直接称呼其皇侄,以示亲近,“朕记得你曾与袁绍共事,之后与袁绍关系也一直不错,当是最了解他的人。”
“不如你来说说,袁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备先是一怔,随后受宠若惊,赶忙躬身答道:“陛下抬爱,臣粗识袁绍,谈不上了解多少,但若要分析其人,大概也能略述一二。”
谦虚过后,刘备稍作沉吟,开口道:“袁绍出身袁氏,待人接物一团和气,令人如沐春风,且素有拥护汉室之名,因此得不少人认可。”
“即便他如今自立,但只要他不是自己称帝,就依然会有不少人,将他所立伪帝奉为正统。”
“这,也是备以为,袁绍敢立刘稚为伪帝的原因。”
“至于袁绍的性格……”
顿了顿,刘备又道:“在备看来,并非世人所言,是好谋无断之人。”
闻言,刘辩也是眉头一挑,十分感兴趣。
就听刘备又道:“在备看来,袁绍只是过于讲求制衡之道,以致每每顾虑重重,难以果断。”
“相反,只要其下定决心,便绝不反悔,甚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因此备猜测,擅立伪帝,绝非袁绍无奈之举,而是其综合麾下各方意见后,最终得出的结论。”
“不仅如此!”
刘备想了想,又继续补充道:“袁绍虽拥兵自重,但麾下文臣武将派系繁复,意见纷杂,彼此间亦常掣肘。”
“以臣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开局等死,却成中兴圣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