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人生偶像:蔡澜(1/1)
2017年,念研究生,学术生活太枯燥,业余研究美食,读先生的书,感觉人生观受到冲击。蔡先生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我的人生观,是目前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我二十七岁以后的人生偶像。
#学做真人#
先生喜欢丰子恺。我的毕业论文是研究浙大在黔办学,当时丰先生也在浙大教书,带学生在丁字口一带画画,连竺可桢校长都要带女儿追星,向丰先生讨要漫画。丰先生的《缘缘堂随笔》我是读过的,他的关于漫画和儿童的书,导师也推荐读过。我们又更多一层共同的喜好。
蔡先生从丰先生处学到,为人处世,写文章的妙法,只有一个字:真。开始写随笔的勇气,也来自于两位先生的这个“真”字的鼓励。俗语说文如其人,文章当然会带有作者的风格喜好,但唯有一点,就是要说心里话,不可矫揉造作、虚饰真伪。心甘情愿交出自己,敢于说真话,将自己的多面展示给读者。
真,不是老实,不是全盘托出。人当然应该有隐私,在人前谈自己的缺点是不明智的选择。真是诚恳、真诚、守信,不说假话,但是可以选择说部分真话,诚以待人。真诚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的加工。
#性格可以改变#
我有两种体验,第一是人们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长而逐渐成熟,或人生遭遇变故,性格上会有改变。第二是人本身的性格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变。
先生说他小时候性格内向,就每天找笑话书看,结果每天哈哈大笑,开心得不得了,后来逐渐开朗、外向、积极。
心理学说性格内向外向,它只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贬。可是生活中,人们又会潜意识里认为性格内向是一种缺点。
朋友们,千万不要被这样的无意识影响。
小时候性格极内向,今天也还是一个i人。
家人、亲戚朋友都劝要开朗一点,我就以为内向不好,结果越来越自卑,没有自信。念本科的时候,连班上女生都认不全,不善于交际的问题今天仍然存在。后来上研究生,突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和自己相处了二十多年,好像前二十年都糊里糊涂,不会照顾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大学毕业要干嘛,连人生理想也没有。读先生的书才恍然大悟,人生原来可以这样。开始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人也变得自信,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很少会犹豫。
先生在很多采访和书里也说不要想太多,想做的事就去做。犹豫不決,机会是零;做了,至少有一半机会。譬如追女生,喜欢就表白咯,如果不敢做,那就没得机会了。交女朋友和交朋友一样,要练习的,丑的照杀,有经验了才能找到漂亮的。(前两天和一个女生表白被拉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旅行是学习别人怎么生活#
之前,看余华老师的《活着》,觉得人生确实没有意义,可是不理解这种没意义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看到先生说他去南美旅行,当地人买烟花放,他也想买烟花放,当地人说,蔡先生,不行的,我们要有人去世才放烟花。哇,幡然醒悟,这不就是我们老家的风俗吗?小时候,村子里有人过世,要放鞭炮,葬礼和清明祭拜也放烟花。死人了,放的烟花、鞭炮比结婚时还多,搞得像办喜事。大人在丧礼上谈笑风生,好像真的在庆祝摆脱人世的苦难。
拉丁民族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多么豁达、开放,我由此明白享受人生的意义。生命就是体验。旅行是体验别人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你的内心越富足。
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千百种人生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你才知道自己要什么,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过什么样的生活。打开眼界以后,人也可以更豁达。
蔡先生在马来西亚跟当地朋友买椰子酒,已经喝醉了,还要买一桶酒回酒店,全部倒在浴缸里泡澡,整个人都浸下去。这样狂野的人生,之前只有写武侠小说的古龙。
我以前也喝酒,但是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借酒浇愁。生病以后不敢喝酒了,但是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平静了一点,也更能专注在当下的生活。
#保持好奇心、新鲜感#
丰富内心和体验的方法,除了旅行,还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现在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学习其实就是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新鲜感。
蔡先生的妈妈教会他,先有一份工养活自己,用剩余的精力和钱去培养一个新的兴趣爱好。努力钻研深入做到半专家的程度拿出去赚钱。多一份收入,可以改善生活,培养新的兴趣。
我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终身学习、玩物养志。
蔡先生兴趣广泛。喜欢电影,收集好莱坞演员的资料在报纸上写影评赚钱。喜欢篆刻,朋友说要有书法功底,就开始拜名师,八十岁开书法展。每年买新iphone,在微博上和年轻人互动。吃喝玩乐,样样精通。读先生的书,你会发现一个人怎么会懂那么多。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精力。我个人也是兴趣很广,可是没有一个精通的,皆是皮毛。
不想错过《病中散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