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章猫哭耗子一一假慈悲(1/2)
高瑞祥回到祠堂,不声不响坐在角落里,样子很难看。
高家门前的那片荒洲,是燕湾河改道淤积起来的,实际上其主体部分是原来燕湾河的河床。
以前高家视它为风水宝地,不能动。后有一个风水师路过此地,说高家衰败,败就败在这片荒洲上。
他称:高家原来是船形,船离不开水。水没了,船搁浅了,村子也就败了。最好是把荒洲上的沙砾挖掉,恢复原貌;而在荒洲上种上庄稼则次之。
高家人一听,想:挖是挖不掉的,只能取用第二种方法,在那上面种上庄稼。
荒洲太大了,光靠高家开垦不了多少。于是经过磋商,余明生召集两家开会,研究共同开垦荒洲。
高木良与高升桥很想趁此机会为高家多争取到一些利益,于是让长庚公出面,找余明生说高家应得荒洲三分之二,余家只能得三分之一。
余明生答应了。
长庚公又说:“荒洲开垦后,必定引‘团结渠’的水灌溉。既要灌溉,就必得修一个蓄水池,而这个蓄水池必得修在高家门前。”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谁都知道那个船与水的秘密。
余明生一听,知道这又是高木良的主意。
余明生也答应了。
所以开干部会研究,不是研究开垦荒洲,而是研究修建蓄水池。
余明生知道,开垦荒洲,首先必须修建蓄水池,把团结渠的水引过来。但蓄水池修在高家门前,高家就盘活了。
可是不修在高家门前,高家就会翻盘,余家连三分之一的荒洲都争取不到,损失也是够大的。
余家是后来户,可耕作的土地本来就少,有了这三分之一的荒洲,人均可增加一二分地,机会不可错失。
余明生虽然是船雁村的头,本位主义思想还是有的。他脑瓜子一转,想出了一个主意。
他让余钱良出面找余家的两个生产队长刁难修蓄水池,告诉他们说,把蓄水池修在高家门前,他们的田地浇水就费劲多了。
开会的时候,两家争论得很激烈。
本来高瑞祥在这样的时刻总会发表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可此刻他心里憋着一肚子气,心思根本不在他们的争论上。
所以这第一次有关开垦荒洲的会议,就无果而终。
这一招还真灵验。
高家土地多,水田也多。农业合作社转入人民公社时,高家还主动将三十亩邻近余家的水田无偿地转给了余家。
高木良为了能把蓄水池修在高家门前,与族长公商量,多给余家一些甜头。
几经周折,结果开垦荒洲变成了一家一半。而蓄水池则修在高家门前,正对着牌坊。
牌坊门楣上的云影波光又会名副其实了。
高木良找根子画了一张图。
高木良对根子说:“根子呐,你现在也姓高,是高家人呐,高家的兴旺发达你也有份呐!”
根子仅是笑笑。
他让根子画了一张高家的全景图。
左青龙,右白虎,前面一口幸福塘,塘那边便是广袤田野。
左青龙就是引团结渠的水入蓄水池。右白虎,将村后的那条大道改为从村子右边经过。
哇塞!这样,船雁高家的风水宝地又回来啦!
这张图画成后,在高家主事人手里传阅。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努力实现图上目标,高家村的未来一定光辉灿烂!
没过多久,根子的调令下来了。人们这才知道,根子不教书了,直接调往区政府当干部了。
高木良自从让根子改了姓,以为根子会在高家祠堂一直教下去。谁知这小子翅膀硬了,飞进区政府了,成了一个拎包包上班的国家干部了。
据小道消息,这个根子是区长欧阳信义点明要的干部,随根子调入区政府的总共才三人。
长庚公埋怨高木良:“良仔,你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根子教书教得好好的,你硬要人家几个孩子都姓高?!嗐,你再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老师哟!”
高木良被长庚公说得脖子一梗一梗,最终一句话也没有说。
高国正鸣锣示众的事正像余明生预计的那样在群众中反响很大。人们大抵持有两种看法:
一,支持者认为这事做得对,良好的道德修养要从小孩子抓起。你今天刺了人家的南瓜,明天指不定会做出什么离奇出格的事儿来。
二,反对者认为这事做得不地道,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他只知道好玩。他犯了错,应该批评教育,告诉他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而不是鸣锣示众,损人尊严。
其实,余明生对两种看法都欢迎。不管是赞成他这种做法,还是不赞成他这种做法,都有一个效果,人们对这事上心了!
接下来,余明生来到高瑞祥家,手里还提了一盒点心一一富城养心斋的如意糕。
那个时候,如意糕是小孩子的至爱。但这玩意儿不仅贵,还不好买。
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爹亲娘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