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高瑞祥发怒了(1/2)
那天大队干部原本是要开会研究开垦高家村门前那块荒洲的情况的。
可是被张国香这么一搅和,不仅会没开成,还让一向温和的高瑞祥怒发冲冠,把个余明生恨死了!!
那天开会,高瑞祥是按照余明生的吩咐,去通知高家二队的队长高升桥来开会的。
高升桥不住在高家,而是住在雷公殿山脚下,他在那里开了一家油坊,专门负责榨油的。
为什么要把油坊开在那里呢?这是因为那里有一条小溪,是从雷公殿北麓流下来的,流进了燕湾河。
油坊要利用小溪的水作动力来粉碎实物一一茶梓、菜籽、花生等,而这条小溪在这个地方的落差恰好可以装一盘水轮。
也就是说要做油坊,最主要的条件就是要可以装水轮。水轮汆水作动力,来碾碎实物。
所以,这座油坊的历史不会短,是高升桥祖辈就开始了的营生。
还是在合作社时期,高升桥的油坊就与高家的家家户户合作了。就像瘦仔公摆渡一样,成为合作社的一分子。
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这种合作更是顺其自然,大势所趋。
所不同的是,他是以交公积金的形式存在的。即估算他每年可以榨多少油,获利多少,而后上交多少钱到合作社(现在为生产队)。
他每天按照交款多少记工分,分值多少跟其他社员一样,到年终才能知晓。
但油坊并不是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都有生意。它有旺季淡季。
一般说来,山上的油茶采摘了以后两个月内是旺季,油菜籽,花生,大豆等收获后一两个月内是旺季,其他的时候都是淡季。
旺季的时候,油坊里日夜都在忙着,这时候的收入就很高,高升桥交的钱就多,折合的工分也就多。
反之,淡季的时候,他交的钱少,折合的工分也就少。
但生产队里巴不得有这么一座油坊。按照高升桥的说法,全队人都在瓜分他的油坊,即都从他的油坊里获得了利益。
这是因为他交给生产队的是现金,生产队有现金周转,有了这座油坊,不必时常用实物变换现金。
而他用现金得到的却是工分,可工分不能发生购买,只有再转换成现金。但是工分值并不等同于当初他交的现金。
不过即便如此,高升桥也乐意这样做。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集体化之后,过去那种单一的个体的顾客没有了,来到他油坊榨油的都是生产队,是集体。
而每个生产队要加工的实物不仅数量多,加工费也不会拖欠,更不会赖账。
那么高家二队为什么要选一个不经常在农业上劳动,只在小作坊里榨油的师傅当队长耶?
除了他这个油坊作出的贡献外,还在于他的几个儿子已经长大了,他可以不必呆在油坊里。(油坊的劳动强度不是每个人都胜任得了的)
而他作为生产队长就不同。生产队长就像一位指挥员一样,善于谋划就可以了。
高瑞祥去通知高升桥,前后费了差不多一个钟头。等到他回到牌坊下,高金荣起码等了半个钟头了。
“瑞祥哥,你快去看看吧,张国香捉到高国正用尖刺刺坏她的南瓜,逼着余明生要国正鸣锣示众,现在正在余家大巷里呐!”
随同来的高升桥听了后,对张国香的做法极其不满。
“一颗嫩南瓜,一个细伢仔,有必要做得那样绝么!真是的!”
高升桥这句话本是随口而出,是就事论事。可是他不知道,就是这句话,煽起了高瑞祥的怒火。
“什么,他就因为张国香的一个要求,要国正背着个破坏分子的恶名?!”高瑞祥咬牙切齿地说。
高瑞祥的话明显与高升桥说得不同,一个是指责张国香,一个是指责余明生。
高升桥指责张国香得理不让人,把事情做绝了;而高瑞祥呢,则不满余明生作为一个大队长,竟然迎合张国香的报复心理,拿一个黄毛小儿开涮!
高瑞祥气冲冲地往余家大巷走。到了余家大巷,他看到许多老头老太太聚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这是那个缺德鬼,拿这样损人的阴招来对付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也太淘气了,前些天拿毛毛虫吓唬同学,今儿个又用尖刺去刺南瓜。那南瓜刺了还不烂掉哇!”
“这样缺德的事也只有这个琼花的崽做得出来,别的孩子,听都冇(mao)1听到过。”
“是啊,是要好好教教哇,咯么大就会害人,长大了还了得!”
“冇爷的崽冇教导!怪不得啰!”
“瞎话,高瑞祥可不是不负责的后爹。你们不要这么寒碜他唦!”
高瑞祥本来想去把高国正叫回来,叫他不要鸣锣示众了。听了这些议论,他突然停了下来,返转身,复向来路走去。
高瑞祥回到祠堂,大队干部和几位生产队长才聚拢来了。他们聚扰来是在议论开垦荒洲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爹亲娘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