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7章 地下小屋(1/2)
他心中豁然开朗,原来这里曾经是一条通道,但后在地表相应的位置修建了一座墓穴,而通道恰好被这口棺材挡住了。
要想继续前行,唯一的出路便是设法撬开这口棺材的前后挡板,从其中间狭小的空隙中穿行而过。
若不然,若是贸然尝试在其他地方挖掘通道,极有可能导致地表塌陷,后果将不堪设想。
萧若虚深知此行的紧迫与无奈,他从口袋中缓缓掏出香烟,点燃了三支,稳稳地插在棺材前的泥土中,算作是对这位未知逝者的临时祭奠。
他低声念叨:“事急从权,多有得罪,还望海涵。”言罢,他深深地向棺材拜了三拜,以示敬意与歉意。
拜祭完毕,他从腰间解下了那把洛阳铲,准备开始撬开棺材挡板。
他凝神静气,仔细审视着棺材前挡板的结构与材质,目光聚焦于连接处和和可能的薄弱点。
心中盘算着最佳的撬动点,他将洛阳铲的铲头插入挡板一侧的缝隙中,那坚固的铲头成了撬杠的支点。
他双手紧握洛阳铲的另一端,肌肉紧绷,用力向下压去,全身的力量都凝聚在这一撬之上。
挡板在他双臂的顽强努力下,开始缓缓地、一寸一寸地松动。
随着“咯吱”一声轻响,挡板终于被撬开了一道足以容身的缝隙,萧若虚毫不犹豫地推开它,爬进了棺材内部。
为了确保安全,他迅速将棺材的侧板重新立起,顶住侧板,以免侧板倾斜,导致棺材在泥土的重压下发生坍塌。
在狭窄而幽暗的空间内,他打开手机照明功能,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感意外。
棺材里面,并没有他预想中的尸体,而是一套铺放整齐的红色新娘嫁衣。
萧若虚沉吟道:“这应当是一座衣冠冢。”
衣冠冢,顾名思义,便是墓中并不葬有死者的遗体,而是仅葬有死者的衣冠等随身物品,以此作为对死者的深切纪念。
据考古资料证实,这种葬法可追溯至氏族社会后期,如大汶口出土的古墓中,随葬品丰富多样,却并未发现墓主遗体。
在古代,由于战乱、迁徙等种种原因,死者的遗体有时无法寻回,或已安葬于别处,人们便会在其故地设立衣冠冢,以此寄托哀思,缅怀逝者。
萧若虚环视四周,眉头紧锁:
“难道,这棺材的主人因为遗体无法找回,便以死者的衣冠等物品代替遗体下葬,以此作为对死者的纪念和深深缅怀吗?”
为了避免任何意外情况的发生,萧若虚格外谨慎,他小心翼翼地重复着之前的步骤,开始撬开棺材的后挡板。
然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后挡板似乎只是轻轻地搭在棺材的侧板上,完全是依靠上方的压力才固定在这里。
显然,这个后挡板之前已经被人动过手脚,因此萧若虚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轻松地将它移开了。
接着,他更加细心地挖去后挡板前面的泥土,不一会儿,地图中所标示的通道果然显露了出来,与他的预期完全吻合。
他离开棺材,进入了那条狭窄的通道,并将后挡板重新立起,以确保棺材的稳固。
沿着通道,他继续小心翼翼地爬行,终于,他来到了通道的尽头,发现了一扇圆形的木门,木门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
萧若虚心中一动,喃喃自语道:“难道,这把钥匙是用在这里的?”
他取出先前寻得的那把小钥匙,轻轻插入木门的锁孔之中,尺寸竟分毫不差。
轻轻一旋,伴随着清脆的“咔嚓”声,木门应声开启,推开门,映入眼帘的竟是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原本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洞穴,经过匠心独运的改造与装饰,完美适应了居住的需求。
主室空间宽敞,中央矗立着一座由石块精心雕琢而成的方形平台,其上方的方形设计与之呼应,构成了空间的视觉焦点。
洞穴的一侧,摆放着一张以树根为材料雕刻而成的床榻,铺展着动物皮毛制成被子和枕头。
床头的位置,悬挂着一颗熠熠生辉的萤石,同样的萤石被布置在洞穴的各个角落,成为了这个独特居所的主要光源。
另一侧则是工作区,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式工具与矿石,墙上还挂着一张图纸。
一个隐秘的小洞穴充当着储藏室,里面囤积着丰富的食物和饮品。
在这个房间中,每一件家具都就地取材:石头、树根、藤蔓,这些大自然的恩赐,被赋予了全新的功能。
就连座椅,也是匠心独运,由弯曲的树根精心雕琢而成,扶手的顶端,分别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与凤。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洞穴内部的所有陈设,其尺寸皆比外界常见之物小了许多,营造出一种独特而微妙的氛围。
床铺长度不足一米,座椅高度亦不过半米,就连衣物与鞋,虽样式古朴,却都是童装的尺寸。
萧若虚进入这微缩的房间,不得不低头弯腰,以免触碰到低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奇探诡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