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6章 水晶头骨(1/2)
萧若虚心中暗自揣测,背包的主人或许并非是被那条蟒蛇逼至绝境,相反,他原本的目的地就是这里,只是未曾料到会被蟒蛇阻截。
背包中,那把铲子的存在,无疑证明了背包主人的此行目的需要挖掘些什么。
萧若虚取出铲子,仔细一瞧,竟是一把洛阳铲,这把铲子因起源于洛阳而得名。
前端精心设计成半圆柱形,既便于插入土壤,又能轻松带出土壤样本,常用于考古勘探和地道挖掘。
萧若虚紧握着手中的洛阳铲,开始在通道的尽头中挖掘,洛阳铲插入土壤,他用力一转,再一提,一块泥土便被带了出来。
随着挖掘的深入,泥土的颜色开始变得有些不同,似乎夹杂着一些陈旧的气息。
萧若虚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但他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在这样的处境下,面对未知和危险是常态。
突然,洛阳铲在泥土中碰到了一种坚硬的物体,发出了“咔嚓”一声,萧若虚心中一紧,他小心翼翼地继续挖掘,生怕破坏了下面的东西。
终于,一尊青铜器在萧若虚的耐心清理下逐渐显露真容,他小心翼翼地清理青铜器周围的泥土,然后将它搬到通道中,开始仔细端详。
这尊青铜器采用了浑铸法、分铸法以及失蜡法等多种精湛的铸造工艺,整体造型为独特的双层方形结构,外层为方鉴,内层则为方尊缶,二者完美结合。
方鉴的形似一个方口的大盆,腹部深邃,底部平坦,四角以稳固的支撑屹立。
表面雕刻着繁复而精美的勾连云纹,龙形耳更是栩栩如生,为这尊青铜器增添了几分威严与神秘。
而置于方鉴之内的方尊缶,底部巧妙地设有榫眼,与鉴内的弯钩紧密扣合,确保了缶在鉴内的稳固,即使轻轻摇晃也不会产生丝毫晃动。
萧若虚凝视着这尊青铜器,心中涌起一阵激动,他喃喃自语道:
“这是……青铜冰鉴!这就是古代的冰箱!它巧妙地利用了物理学的热传导原理。
通过在鉴与缶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使得缶中的酒液得以降温,保持清凉。
而且,青铜冰鉴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它还具有温酒的神奇功效。
在寒冷的冬季,只需在鉴腹内加入热水,便能让缶内的美酒增温,成为温暖人心的佳酿。”
但是,在青铜冰鉴中放置的并不是美酒,而是一个水晶头骨。
这个水晶骷髅纯净无瑕,散发着淡淡的冷冽光芒,其每一处细节都被精雕细琢。
无论是颅骨的结构、牙齿的整齐排列,还是眼眶的深陷,都栩栩如生,展现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工艺水平。
美洲土著的传说中,关于水晶头骨的神秘故事广为流传,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玛雅人遗留下的十三个水晶头骨。
据说,这些头骨中蕴藏着人类起源与死亡真相的秘密,若能集齐全部十三个水晶头骨,便能揭开宇宙的奥秘,甚至获得至高无上的文明智慧。
然而,这些引人入胜的传说,却并未得到确凿历史记录的证实。
现代探索与发现中,水晶骷髅的数量已远超传说中的十三个,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尽管一些博物馆和收藏家声称这些头骨是古代玛雅人或阿兹特克人的遗物。
但经过科学的严格检测,这些所谓的“古代遗物”却都被揭示为近现代的精湛赝品。
萧若虚从青铜冰鉴中取出与真人头骨比例相仿的水晶头骨,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
这个也是近代的仿制品吗?为什么它会出现在这古代的青铜冰鉴中?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尊青铜冰鉴上,心中疑惑更甚:难道这青铜冰鉴本身也是一件仿品?
青铜冰鉴由于体积和重量,无法被他带出蟒蛇洞,但水晶头骨却小巧轻便。
他小心翼翼地将水晶头骨放入背包,然后打开地图查看,地图上,像这样被标记的地方还有两处。
萧若虚退出通道,打开手机上的指南针应用,尽管身处地下洞穴,地球磁场的信号强度有所减弱。
但他的手机配备了更精确的磁力计和校准算法,在地下环境中依然表现不俗。
他确保手机保持水平状态,以便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蟒蛇洞里面错综复杂,跟迷宫似的,一不小心就会迷路,他靠着指南针和地图,开始找最近的下一个标记点。
一路爬过去,在通道的尽头,他经过了一个特大的洞穴,这个洞穴正好在地图中间,从这个位置往四周看,每个方向都有一个分岔口。
从指南针上看,萧若虚刚刚经过的通道,位于中央的洞穴的西侧。
萧若虚看到了多条蟒蛇同时栖息的场景,它们有的盘曲成一团,有的则缓缓游动,各自展现着独特的生活习性。
有些蛇选了洞里的角落或者凹进去的地方当“卧室”,身子紧紧缠一块儿,这样既能帮助它们保持体温,又能节省能量。
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奇探诡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