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手联弹琴瑟和谐(1/6)
宋朗气血上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刚刚作诗被诸葛亮截胡,这次自己想要弹琴,结果唐炳横插一杠子,又被诸葛亮截胡,宋朗当然不高兴,他也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向着自己的,但毕竟诸葛亮是客人,这个时候也不好意思不让诸葛亮上手。
后面赵娣扯了扯宋朗衣服,说他站着挡眼碍事,他这才颓然坐下,眼泪也要下来了。
恭请不如从命。诸葛亮净手坐下,静气凝神片刻,抬手抚琴。
顿时,传来一片如同天籁的清冽之声,散音松沉旷远,泛音清冷如仙,按音则细腻丰富,时如人语,时如心绪,时如金石,余韵悠长。
宋朗心里一沉,这是《幽兰操》,正是自己的拿手曲目,弹得却上了几个层级都不止,冷汗涔涔。
想着想着,宋朗又不禁有点儿庆幸,还好自己没有弹,万一自己先弹了,诸葛亮接着又来弹,那岂不是把自己的短处暴露的淋漓尽致?
善哉善哉,还好没弹。
诸葛亮全情投入,唐炳张着嘴巴,苏莹捂着胸口,郑伦挑着眉毛,宋老先生闭上了眼睛。
所有人都陷入琴声的意境之中,就像两百多年后陶渊明所写那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惘然”。
忽然,“江洲独行客”,变成了“云中双飞鸟”。原是黄月英也奏起乐来,因她见另一只杉木琴空着,听的兴起,索性合奏起来。
有人误传,说中国传统音乐不讲究和声,大错特错,所谓琴瑟和谐,琴音和声起来,堪称天籁。
黄月英主动加入诸葛亮的演奏,完全是因为气氛到了,作为一个优秀的弹奏者,能听出诸葛亮此时琴声的孤绝,若无另一把琴的加入,恐怕糟蹋了诸葛亮的琴艺
于是乎黄月英一时技痒,一时冲动,一时兴起,搬了琴就开始弹。
随着黄月英琴音的加入,《幽兰操》变成了《鹤鸣》和《白羽》,听觉世界里一下子趣意盎然,交叠丰富了起来:两只飞鸟时而天空之滑鹤,时而潜水之游鱼,时而林中登高,时而高潭纵跃;风声雨声深林鹿鸣声,云移影移乾坤星月移。
一曲奏罢,诸葛亮和黄月英互相鞠躬致谢。
众人还没有完全从神游中回过神来,只是觉得万物滋生,万象更新。眼底也清了,喉咙也润了,一呼一吸都带了一丝清润与甘甜。五脏六腑通体舒坦。
水镜不禁捻须夸道:“好,好!”
宋犀直接拍起手来:“弹得好!弹得好!”
庞德公忽然仰头拭泪,猛然迸出一句:“确实好,我仿佛看见我的鹤了!”
诸葛亮和黄月英互看了一眼,毕竟他俩私下藏匿了庞德公的鹤,做贼心虚,庞公这一出出的,真吓人。
诸葛亮对黄月英拱手:“早知黄姑娘琴艺了得,今日得见,五体投地。”
黄月英转了转眼珠子:“该不会以为我只会翻墙射箭?你也不赖,雾隐没白教你。”
“先生的精髓我还未能完全掌握,但宋老先生的这把琴绝佳难得,弥补了琴艺不足。”诸葛亮成功的把话题引向了对主人的夸赞。
“哎呀呀,人外人,山外山,隆中书馆群英荟萃,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要是有他们两成的水准我就烧高香了!”宋犀又问诸葛亮,如何看琴的断纹真假。
诸葛亮娓娓道来,告诉宋犀断纹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又用宋老先生的两把琴做演示,告诉宋老爷子,琴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真假有别,这也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唐炳还沉浸在刚才的乐曲里意犹未尽,突然大声怅叹:“妙啊!就像三九天喝了一大碗热饴糖水,三伏天嘴里含了一大块梅子味冰墩!原来琴音如此美妙,唐某之前都白活白听了!”
女生们都掩口而笑,笑唐炳真是说什么都三句离不开吃。有好信者挑事儿问,那你说说,郑伦郑公子弹琴是什么吃食?
唐炳五官拧在一起,故意做滑稽模样:“就像半熟黄豆吃多了消化不良屙不出来屎!”
同学狂笑不止。
郑伦听见,忍不住怒气:“狗嘴吐不出象牙来!一个暴发户的儿子,嘴里离不开下三路!失心疯!”
唐炳自然不乐意,“噢!你嘴里有象牙?!张嘴我看看?我爹暴发户怎么了?我告诉你,我爹是邓县第一纳税大户!做生意遵纪守法诚信为本全凭真本事!切,某些人手里还号称名琴呢,名琴怎地被你弹得就跟拉锯一样?我看是赝品还不差多!”
郑伦急了:“你说谁是赝品?!”
唐炳知道自己话说得猛了,脸上又刹不住,嘟囔了一句:“我又没说你,我说琴呢。”
没想到郑伦却气得迟迟说不出话来,只有小跟班们在骂唐炳有眼无珠。
“住口!满嘴荒唐!”
水镜抖着胡须喝止了骂战,宋犀却笑眯眯的当和事佬道:“哎呀,都是少年意气、少年意气,不打紧。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郑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少年诸葛亮》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