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七章 改革科举(2/2)
好书推荐:
能欠起身子不解地问道:“标儿,有什么话,尽管说来。”
朱标听到老朱同意听取自己的异议后,张口说道:“儿臣知道父皇重开恩科,是为了替咱大明朝延揽人才,让咱大明永世繁荣昌盛。”
“标儿说得好。”朱元璋不禁拍手叫好。
自己就是这样想的。
“科举是精选德才兼备之人,且世有贤才,国之宝也。”朱标细细分析道。
对于后世穿越而来的朱标,自然知道明清时期科举的弊端,科举规定的八股文文体极其固定,讲求排比、对偶,题目范围限定于四书五经,阐释标准以程朱理学为标准。
这一套固化的模式,直接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让读书人彻底成为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的人。
可以说,科举制度在为寒门提供一个相对公平上升渠道的同时,也彻底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但儿臣遍览前朝史书,认为科举及第者写的文章尚可,但真正能够办事的却不多。”
朱标忧心忡忡地说道。
朱元璋、李善长和宋濂等人听到朱标小小年纪竟然懂得这么多,也不由地深深赞服。
朱元璋等人又何尝不知道,进士们一个个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高谈阔论,可真正到了处理政务时却一个个现了原形,暴露出缺乏实战的勇气。
朱元璋十分认同朱标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办法解决,只要继续询问道:“标儿以为该如何扭转?”
朱标没想到朱元璋真的听进去自己的建议了,先是一愣,继而面露犹豫之色,说道:“为今之计,改革科举!”
朱标的短短的八个字却如同晴天响雷一般,震的众人心中一颤。
不想错过《大明朱标:史上最稳健太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