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明朱标:史上最稳健太子 > 第八十七章 改革科举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七章 改革科举(1/2)

目录
好书推荐:

在马南山被处死后,朝廷又重新恢复了平静,由朱元璋主持的科举考试又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

谨身殿内,朱元璋正召见恩科总监李善长、恩科副总监宋濂、刘三吾具体商讨科举考试事宜,太子朱标也被召来旁听。

朱元璋在龙椅正中坐定,仔细翻看着李善长等人拟定的科举乡试具体事宜。

朱元璋看了良久,目光在李善长、宋濂、刘三吾脸上逡巡了一圈,缓缓说道:“政治之道在于任贤,任贤之关键在于取士。”

“咱决议开科举以求天下贤才,但这人才必然是文武兼备。”

朱元璋最后补充道。

陛下的这一要求让李善长、宋濂和刘三吾三人顿时犯了难,要达到“文”是容易的。可是读书人有几个习武的,这“武”的标准可有点难达到。

但既然陛下说了,谁又敢说个不呢。

“咱这次恩科的试题拟定的如何了?”朱元璋望向李善长问道。

李善长听到朱元璋的询问,急忙躬身回应道:“陛下,恩科试题由翰林学士宋濂和刘三吾具体负责。”

李善长在元朝是个连举人都没考上的人,自然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拟定考题的活计也只能交给学识渊博的翰林学士宋濂和刘三吾了。

宋濂匆忙上前,一脸忧愁地答道:“禀陛下,臣与刘大人眼下还未拟定考题。”

“还需多少时日?”朱元璋问道。

“这个……半月……一月……”

宋濂明显拿不出一个具体的时间。

“堂堂的翰林学士,连个恩科试题都拟不出来!”朱元璋的语气中充斥着对宋濂大学士身份的质疑。

“臣惶恐,臣无能。”宋濂和刘三吾齐齐跪倒说道。

朱标看到宋濂为难的样子,自然知道并非是宋濂和刘三吾学识不够的原因。

只是因为自从宋代朱熹之后,历代科举考试都要求从四书五经中摘取内容出题。

从此考官出题成了一个有技术含量的任务。

而四书五经的内容篇幅只有那么多,久而久之,就出现无句子可被引用的情况。

但办法总比问题多。被逼急了考官们只能从四书五经中摘取只言片语,或者随即组合,或者挑选几个字组成考题。

有时候考官自己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更不要说一脸懵的考生了。

朱元璋见到考题还未拟定,也就不再追问考题的事宜了。转而侧身向李善长问道:“此次恩科时间定了吗?”

“回禀陛下,此次恩科时间已经定了。这次秋试定在八月进行,共分为三场,八月初九考第一场,内容为试四书义、经义。”

“八月十二日考第二场,试论、判、诏、章等。”

“八月十五日考第三场,试经史和策论。”

听到李善长详细的禀报后,朱元璋原本凝重的脸开始放松下来。

这是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以来第一次举行的恩科考试,也是元朝进行45年科举后的首次恩科,因此对于朱元璋来说意义非凡。

朱元璋希望可以从汉人中选拔一批真正有学识的举人仕子,中举后安排到朝廷的角角落落,用不了数年,自己将全面替换掉旧元时期的老旧官员。

真正打造一个全新的大明王朝。

“这是咱大明第一场恩科,众爱卿定要给咱办漂亮、办好。”朱元璋谆谆安顿道。

“臣领命!”李善长、宋濂和刘三吾纷纷朗声回答道。

李善长作为恩科总监、考试主考官,自然出尽了风头,此届的进士们日后大半要成为自己的门生故吏。

用这些新鲜血液的支持,李善长自己的地位只会越来越稳固。

翰林学士宋濂和刘三吾更是蒙受皇恩,出任副考官,足以见到陛下对自己的信任。

宋刘二人一把老骨头了,还能让陛下如此看重,显然也是有些真东西在身上的。

宋刘二人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此次恩科考试办的漂漂亮亮,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好,咱用众位爱卿坐阵,咱就放心了。”朱元璋毕竟知识水平也有限,也只能倚重这些翰林文人了。

“众爱卿平身。”朱元璋手一抬,淡淡地说了一声,“众爱卿还有要说的吗?”

李善长看向宋濂和刘三吾二人,见二人都摇了摇头,于是转身向陛下禀道:“回禀陛下,臣没有要说的了。”

“一切但凭陛下安排。”

“好!那就按照前朝科举取仕流程进行吧。”

就在朱元璋准备起身宣布散朝的时候,忽然听到朱标说道:“父皇,儿臣有异议。”

朱标这句“有异议”的话,使在场的诸位都吃了一惊,大家都把目光纷纷投向朱标。

朱元璋心中则更是疑窦,又不知道自己这个变了性格的标儿又要提出什么让人接受不了的异议。

毕竟有阻止分封诸王、太子预政、出征北元这些事情的经历,朱元璋也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朱标:史上最稳健太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