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历史中长生 > 第二章 唯有一战耳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章 唯有一战耳(1/2)

目录
好书推荐:

随着一道又一道的烽火点燃,匈奴南掠的消息从雁门传至长安,仅用四日半。

军情如火。

信使策马匆匆进入长安的翌日清晨,群臣上早朝时,皆是神色凝重。

战争好比凶恶的猛兽,哪怕它并未正式发动,但它张开獠牙,嘴中的腥气人人可闻。

端坐在皇位之上的刘彻半闭着眼,神色毫无波澜。

他亲政已有七年,天下政务,繁杂处若连绵春雨,凶险处如滔天巨浪,经过风雨磨炼,不止是面庞上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内心亦是更加成熟稳重。

“公孙左辅年初上疏,提及今冬暴雪夹冰害,旬日不绝,救受灾之民,亦需防开春之后,匈奴南下劫掠,诸位可还记得?”刘彻淡淡道。

顿时,朝中不少人都露出尴尬的神色。

原因无它。

去岁末,靠着上疏言明吏治之患的公孙弘,从太学博士一举被拔擢为左内史,引人眼红。

恰好那个冬天乃是罕有的寒冷。

作为左内史的公孙弘,在负责治下救灾任务的时候,顺带上书,提醒朝廷注意匈奴。

理由很简单。

关中遭遇多年未见的冰灾,漠北草原恐怕只会更冷,遭受的灾害更加严重。

匈奴人的这个冬天,恐怕不太好过。

面对这样的情况,那些遭灾的匈奴人,恐怕捱过这个寒冬,待到天气转暖,首先就会想着南下劫掠,靠着抢夺大汉的边郡来回血。

这亦算是匈奴人的惯用手段。

只不过碍于大汉军方强有力的威慑,他们不敢逾越太多。

但去岁年中,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可以称之为导火索。

即淮阴武侯薨逝。

韩信享年一百又四岁。

这般高寿,大概和他一生经历不无关系。

早年军旅生涯,韩信练好了体魄,却又不像曹参、周勃那样负过重伤;待到大汉开国,他身居高位,却又不用如萧何、陈洛那样操劳繁杂的政务,离京就国之后,为了写兵书,作息规律,饮食清淡,并未似项羽那样纵情娱乐;待到晚年,家庭和睦美满,成了整个大汉军方象征,却又不沾染权力,更是在七国之乱的时候助力朝廷平乱。

皇帝恐怕比韩氏子弟更希望韩信活着,也更希望他能拥有善终的结局。

毕竟史书上“君臣相得”“宽厚仁慈”的名声,摆着自己面前,总不能丢了吧?

韩信身后哀荣亦是给足。

刘彻的总安排就一句,“除了令全天下官吏共悼外,其他规格,全按当年阳夏文贞侯来。”

这道旨意下达后,具体该怎么办,大家都是明白的。

阳夏文贞侯当年牌面拉满,各方面不亚于诸侯,天下官吏哀之,甚至类似于皇帝驾崩。

现在韩信的葬礼,按照诸侯礼制进行安排就行了。

而韩信薨逝的消息传到草原上,匈奴人瞬间觉得悬挂在自己头顶的那柄利剑消失了。

自匈奴整合草原各部以来,无疑是冒顿单于所统治的时期最强。

但举全族之力,发三十万引弓之民浩浩荡荡南下,本想着扩充千里牧场,没想到差点被包了饺子,一路狼狈北窜,逃回草原。

至于大汉领军将领的名字,则是宛如噩梦,深深刻在了每个匈奴人的心头。

他们吓唬啼哭小孩,一般会用两种方法。

先用草原狼群,说爱哭的小孩会被叼走,若未见效,那么则搬出韩信,言说这位大汉的杀人狂魔,最讨厌小孩的哭声。

草原上从来没听说过谁家小孩听完第二段话后,还会继续啜泣。

匈奴换了两任单于,参加曾经那场大战的老人寥寥无几,可淮阴侯的名头依旧如同磅礴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只是去岁夏日,山崩矣。

因此匈奴人南下,不只是迫于凛冬冰灾,更是因为韩信薨逝,他们心头长久的阴云散去,想来探探大汉的底。

当然,公孙弘提出防备建议的时候,朝中不少人表示嗤之以鼻,觉得完全是在杞人忧天。

于是他的提议,明面上被搁置了。

……

刘彻自顾自地揉了揉下巴,“高祖立汉以来,匈奴虽称不上心腹之患,但也并非芥藓之疾,数十年来,大大小小犯我边关,少说也得有千八百次,杀伤的边郡百姓,抢走的粟麦牛羊,难以数计啊。

先帝在位时,这些匈奴尚且唯唯诺诺,不敢过于嚣张,可朕继位以来,匈奴犯边越发激烈。

朕常常想,大汉鼎盛昌隆,却仍由外戎侵辱,哪有这样的道理。

诸位觉得呢?”

他这是把态度直接表明了。

匈奴乃是大汉必须要剪去的祸患。

因此面对这次匈奴南侵,显然得动用武力,进行还击。

大行令王恢起身,率先附和,“所居草原者,蛮夷而不通教化也,畏威而不怀德,故兵马以众,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中长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