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返祖皇帝 > 09 长江黄河论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09 长江黄河论(1/2)

目录
好书推荐:

“学生的确有几点见解。”

朱允熥怡然不惧,侃侃而谈:“刚才二哥所说的明君贤臣,从大处着手,讲了一些世人皆知的道理,什么德行,什么仁义,什么选贤用能,通通都是空话套话屁话!”

朱允炆眉头一皱,朱允熥这样子说,相当于从根子上在否定他刚才所说。

他心中有几分怒气,但面上不显露分毫,只是淡淡问道:“不知道三弟有什么想法?如何才能够说到实处?”

“这倒是简单,不过在回答二哥这问题之前,我想请教二哥几件事情。”

“三弟请讲!”

朱允熥倒背双手,笑道:“我也不难为二哥,这明君嘛,没什么好问的,二哥也没当过皇帝,自然是只能妄加揣度。

二哥刚才所说三点:能为百姓做事,能替君上分忧,能解万民之苦,如此才能称得上是贤臣。

我想请问二哥,只要做到这些,就是贤臣吗?”

一旁黄子澄闻言,心头一凛,暗道三殿下好生阴狠的问法。

这问题无头无尾,贸然回答,绝对会落入朱允熥的逻辑陷阱之中,到时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是与不是都不能回答,关键是如何从这问题中跳出来,不能简单地跟着朱允熥的思路去走。

朱允炆眉头微皱,但不上当,道:“三弟忽略了一个前提,须得德才兼备才可。”

“二哥说得对,德才兼备之人,才是贤臣,但是我想请问二哥,在大明,这样的人,多还是少?”

朱允炆一愣,这问题竟会如此简单?

其中莫非有诈?

朱允炆暗暗瞥了眼黄子澄面色,见他面色难看,眉头紧蹙,当即知道这问题绝对不好回答,原本到了嘴边的“多”,也给硬生生憋了回去。

这里面有坑,但是他暂时没有发现,一时间不做回答,只是静静的开始思考。

殿外,刘三吾和方孝儒两人面色惊讶不已,心中暗道朱允熥殿下这口舌之尖利,远超眼前年龄。

这个问题问出来,就算是科举的状元,无心之下也很可能回答错误。

非得是那些在朝堂上经历过一番的官员,才有可能看出里面的险恶陷阱,可要想回答,也得花上些许时间。

简单而言,这并非是一个贤臣多少的问题,而是关乎到洪武一朝政治生态的致命问题。

朱元璋看着面露难色的众人,又看看神色镇静,胜券在握的朱允熥,心中不免疑惑。

这小子从哪里学来的这些东西,一句话之中两三个坑,稍有不慎,人就被绕进去了。

难怪昨晚允炆招架不住,这就是标儿来了,也得小心琢磨、仔细斟酌。

但是让他更为好奇的并不是这个问题,而是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回答!

允炆指望不上了,看这模样就差没低头认输,可朱元璋想着听一听熥儿的答案,便在刘三吾耳边道:“你给咱问问,他的看法!”

刘三吾点了点头,走进殿内,问道:“殿下这个问题着实难以回答,臣很好奇,如果是殿下,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刘师!”

朱允熥行了一礼,又看了看朱允炆难看的脸色,笑道:

“这问题其实也不难,二哥只是不敢说真话罢了。从成汤到如今,已经有数千年时间,其间王朝大小数十个,臣子有如过江之鲫,且不说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就是那些留下姓名的臣子,其中也是少有德才兼备者!”

朱允炆听罢悚然一惊,深感懊恼,他脑子没转的这么快,加之见黄师面色不对,心中慌乱几分,一时间失了分寸,脑海中更是一团浆糊。

这问题摆明了可以旁敲侧击着去回答,大明朝如何先不论,先定下一个基调,从商周到大明,几千年时光之中,一直是如此。

强如汉唐尚且不能免俗,更何况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大明朝,同样依然是如此。

如此回答,便可巧妙避开陷阱,不至于落入彀中。

朱允炆看着神态自若面色平静的朱允熥,咬了咬牙,自己这三弟,自从昨晚之后,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从未有过的危机感在心内爆发,朱允炆看向朱允熥的眼神中,多出几分戒备之色。

刘三吾听完,也不免感慨,这问题问的就是一个临场应变以及语言艺术。

他万没有想到,朱允熥竟然有如此思辨能力,这番话就算是一个户部主事,也未必能够阐述清楚。

殿下如今才十三岁,就有如此头脑,书中总说甘罗十三岁拜相,刘三吾之前还有所怀疑,现如今见到朱允熥,这事情就显得十分可信了。

“熥儿,咱问问你,怎么去选人用人?”

朱元璋从殿外走了进来,众人都是一惊。

“叩见陛下!”

“叩见皇祖父!”

“免了,都起来。”

朱元璋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目光再度看向朱允熥,“你刚才说的咱都听见了,咱还想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返祖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