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搞点小钱(1/2)
一眨眼,赵云霞就念小学四年级了,小学四年级的知识对于她一个重生的人来说,还是非常简单的。
因为前世她热爱学习,即使后来去打工,她也经常拿着弟弟读过的课本自学。
后来又普及了手机,她虽然一直因为学历低被家婆瞧不起,事实上她的知识水平不比读过初中的人低,不然咋混到车间组长呢?
现在读四年级,一个班上六十多个学生,属她的成绩最好,回回拿小红花得奖状,每回她拿奖状回家,杨小妹都要贴在墙头。让父母炫耀自己孩子有多厉害,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如今赵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赵四的剃头生意做得不错,除了平时给人剃头,碰上有小孩子满月或者嫁娶喜事,赵四都是被人请去,能拿平时双倍价钱。
而赵家老俩口看见小儿子学成一门手艺,仿佛也挺直了腰杆轻松多了,全家人下地干活好像都更有劲了。
赵云霞心想,要是能多攒点钱就好了,她还记着分家那事,想要分家做房子还得再存点钱,她能干点什么帮助家里增加收入呢?
“叮——系统已接受宿主的签到。”
赵云霞一愣,她签到了?
“宿主的心愿是存点钱,按照以下做法,您可以在半年内存到一笔理想积蓄,以下是关于八零年代孩子如何赚点小钱的搜索——”
赵云霞心想,这不就是百度吗?系统的建议功能妥妥的就是万事通啊,只不过,系统这玩意不能随叫随到,不能随意触发。
“您可以尝试卖物资。把农村可以收集到的野生资源或者自家产的农产品到镇上或者县里去卖。”
系统说完,就没声音了。
不就是找东西卖钱吗?赵云霞心里思索,这个时节,村里有啥东西可以拿出去卖的。
不一会儿,她心里已经拿定主意了,于是叫来姐姐和弟弟一起商量这件事。
她放眼看去,大姐的负担最重,读完小学后,家里经济不富裕,就不怎么想供大姐念书了。
大姐升学考试还行,赵四也不愿意只委屈了她。所以大姐读初中也基本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空就去,老师也不会说她。
她的大姐现在在家里帮忙料理家务事,还得照顾七弟和八弟,平时偶尔做饭,农忙时还得下地干活,她肯定是没办法加入她的挣钱计划。
二姐赵彩霞六年级了,成绩不算很好,她也比较活泼顽皮,跟她关系更好。
“我要来我要来!你有啥赚钱的办法?”
赵彩霞已经迫不及待了。
四弟五弟比她两岁,也有八岁了,小妹六岁,勉强也算上她吧。
就这样,赵家的五个小孩开始行动起来。她们先去田里瞧瞧,有什么可以卖钱的东西。
“田里……”赵云霞思考着。
有了,抓田鸡,抓泥鳅。这些东西都是野物,没人管。
于是,五人集体去捉泥鳅黄鳝。这时正是晚稻收割后,稻田里有很多洞洞,她们几个找了把锄头,开始找泥鳅。
可能是女孩子不擅长这个,姐妹几个找到几个有泥鳅的洞,都没捉住泥鳅,那东西真滑啊还能打洞。
相较而言,男娃子那边就比较顺利,尤其是五弟赵为民,他简直是抓泥鳅的高手,他只要看到洞,那洞里的泥鳅基本上就逃不了。
只见他手伸进洞里慢慢摸索,接着另一个手从洞的另外一边伸过来,三两下的功夫,突然一击,泥鳅就到手了。
一个下午的功夫,她们五个人抓到了十条泥鳅,算是个小小收获。
傍晚回家,赵四看到这群小萝卜头的战果,也乐起来。
赵云霞凑到赵四耳边,对他说:“对奶奶保密这个泥鳅,拿两条给她做菜吃,剩下的我们偷偷攒着,到时候我们哪天礼拜天去镇上卖掉。”
赵四点点头,不置可否,要是孩子她奶知道了没准要全部上缴“国库”。
白天,她们几个要去念书,下午放了学,他们几个又去捉泥鳅,不消几天,田里的泥鳅差不多就被他们抓了个大半。
晚上她们吃完晚饭,趁夜色又跑到田里去找田鸡。田鸡是一种蛙类,它的肉吃起来比鸡肉还嫩,所以叫田鸡,这种蛙个头大,基本上好找的得很,不会跟别的青蛙搞混。
1983年的农村化肥农药还不是非常普及,等到四五十年后,田里基本就看不到这玩意了,它就会出现在养殖场里,赵云霞想的出神。
“三姐,我抓到啦,哈哈哈!”小妹赵晓霞抓到一只田鸡,跑到赵云霞她们跟前炫耀,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光听见叫了,哈哈哈。
一周以后,趁着礼拜天,大家都得了闲,赵四带赵云霞和赵丽霞,把他们抓的泥鳅和田鸡,满满的用一个青白色铁皮桶子盛水装着,坐上老乡的驴车去镇上赶集。
来到镇上的集市,他们席地摆着,就开始叫卖了。
“田鸡田鸡赛过鸡,好吃不贵补身体~”
“田鸡田鸡,一只八毛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在八零,带着系统当富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