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第一章(2/2)
岁,跪拜谢恩。
等敕书宣读完毕,赵构已是坐了半日,现在终于轮到他开口说话了,看着下面的文武大臣,内心百感交集。这些人中除李纲、黄潜善、汪伯彦几人以外,其余人等均没有在中枢的工作经历,可以说留给赵构这位新皇帝的完全就是一个草台班子。这是何等的压力,想了想自己以前当个闲散王爷的岁月,哎,时移世易,跟现在相比,一个逍遥自在,一个举步维艰,现今又外敌环伺,丢了大半江山,恢复祖宗基业何其艰难。这位年轻的皇帝想到此处悲从中来,竟默不作声。
等了一阵,竟不见皇帝说话,康履赶忙俯身向前,轻声叫道:“陛下,陛下,文武百官等着您开圣言哪。”
赵构这才回过神来,端坐龙椅,清了清嗓子,强打起精神面对坛下众大臣说道:“朕初登大宝,本应赐国宴,嘉勉众卿,大赦天下,然强敌虎视眈眈,朕心怀故土,大事未定,那些俗礼就免了吧。”
众大臣齐声回复:“吾皇英明。”
赵构微微点头,看向李纲道:“李卿。”
李纲闻声出列:“臣在。”
赵构接着说道:“前时卿与朕进献国是十议,朕简略观之,甚是可行,只是那抗金策略,是战是和事关重大,今日卿就当着众将官的面捡紧要的说说,若能有拾遗补缺,当是最好。”
李纲朝赵构拱了拱手,心里叹道:“看来今上仍举棋不定,没想到赵宋官家到这一代竟然锐气全无,实在让人痛心顿首!”。想罢,转身面对群臣,慷慨激昂:“国事糜烂如此,臣愧对天颜,幸得陛下有励精图治之志,臣等莫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今之计,臣认为绝不可再议和,前有契丹之鉴,与金人战战和和二十余年,以至国灭。只有效法卧薪尝胆,加强防守,建籓镇于要害之地,置帅府于大河及江、淮之南,修城壁,治器械,教水军,习车战,使金人进无抄掠之得,退有邀击之患,则虽有出没,必不敢以深入我腹地作乱。不出几年,军政益修,甲车咸备,然后大举讨之,以报不共戴天之仇,而雪振古所无之耻。”
李纲说完退回原位,汪伯彦本欲动身,一抬头与黄潜善对望一眼,收住了跨出的半步,黄潜善稍一迟滞,见汪伯彦先行退了回去,心里骂了句:“老狐狸!”。遂走出班列,朝赵构拱手道:“皇上,李相公所言,臣不敢苟同!金国武力强盛,又携有大胜之威,我军士气不振,当避其锋芒,臣以为现今当以议和为上啊!”
赵构心里本就不愿再与金国发生战事,只想偏安一隅,休养生息,当上几天太平皇帝就心满意足,听了黄潜善的话后频频点头。
李纲见状,气愤填膺,要不是顾忌朝堂威仪,真想操起手中的勿板就打过去,他用颤抖的手指着黄潜善道:“乱臣贼子,乱我君臣之心,其心可诛,皇上当把此人罢官,驱逐朝堂!”。
黄潜善也不示弱,哼一声,回敬到:“李相公好一张尖牙利嘴,可否凭此说退金国,收复北地?”。
李纲见此,已是怒不可遏,大吼一声:“奸佞小人,人人得而诛之。”上前就揪住黄潜善的朝服扭打在一起。于是朝堂上劝的劝,拉的拉,主战的和主和的其余官员也唇枪舌剑加入战团,登时乱作一团。
赵构看的目瞪口呆,突然想起自己是皇帝,气急败坏的大怒道:“都给朕住手!”
皇帝发怒了,众人这才又想起这是朝堂,不是市井之所。众人整理一下衣冠,又退入班列,黄潜善胡子被扯下来一大把,疼得呲牙咧嘴。
赵构是又气又觉得好笑,但皇帝的威严还是要的,闭了会眼,深吸口气,继续说道:“尔等都是朕的肱骨重臣,堂堂朝廷大员,成何体统,置朝廷的颜面于何处?且正值内外交困之际,你们……你们,御史何在,朝堂风纪败坏该当如何处……”。
话还没说完,突然一阵地动山摇,天空中惊雷阵阵,白光刺目。大殿内桌椅掀翻,瓦片掉落。康履冲向赵构,大呼:“护驾,护驾,来人啦,保护官家!”。大殿中众班直侍卫和一众宦官一拥而上,围在赵构周围,而赵构早已瘫坐在地上,两腿间湿了一片。
不想错过《烟火长乐未央》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