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第一章(1/2)
宋靖康二年四月,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北门城门紧闭,城楼上禁军林立,北方的战事刚刚结束,城外仍不时能看到一群一群的流民。
春寒料峭,城外早就没有春日景象。在呼啸的寒风中,守在祥和门敌楼里的易来财缩了缩脖子,一脚踢向旁边的赖小宝。后者蓦地惊醒,笑着说:“昨儿一宿没睡,困死逑人。”
“被押队瞧见,仔细你小子的皮。”易来财朝地上啐一口说道:“精神点,我到前面去看看王二、张大两个。”
他刚说完,十几个的将官就登上了城墙,开始了四处奔走,驱赶将士、兵卒严阵以待,丝毫不得马虎,因为今日就是康王赵构登基大典的日子。
宋立国一百六余年来,这是最为仓促的即位大典,连即位诏书都是留在开封的伪楚皇帝张邦昌以孟皇后之名所写,传国玉玺得到也颇费周折。年仅二十岁的赵构穿戴衮冕礼服端坐在归德殿一处偏殿内,这里还是真宗时期所建,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赵构手端着那枚硕大的“大宋受命之宝”玉玺,看了看随伺的几个宦官和宫女,再环顾一圈空荡荡的有些破败的大殿,一切都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寂。这个皇帝他不想当,特别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毕竟当皇帝也是要有能力的,国家要靠他来振兴,祖宗基业要靠他来恢复,可他原来就只是个白拿俸禄的逍遥王爷,从来没想也没有过问过国家政事,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他拿什么来力挽狂澜?可他又姓赵,正儿八经的太宗皇帝血脉,中兴之任舍我其谁?想到这里,他放下玉玺,提笔在面前的白纸上奋笔疾书,一泄胸中之愤懑。
“俗尘世事非自为,众人皆醒我独醉。浮华一生不知梦,笑答贵贱归宿同。五道轮回无人提,今生苦痛参不透。奈何降世非我愿,流落人间是苦源。”这位新任赵宋官家(宋代称皇帝为官家)得益于良好的教育,精通书法,尤其擅长草书,只见笔法熟练,一气呵成。
此时,入内东头供奉官康履轻轻来到赵构身旁,此乃赵构康王府时的潜邸旧人,也是他的心腹太监。康履轻声对赵构道:“王爷……不,官家,时辰到了。”
赵构轻声叹口气道:“哦,这就到了?那随孤走吧。”
康履赶紧上前小心搀扶赵构起身,低着头说:“奴婢该死,掌嘴,陛下,您不是王爷了,您是圣上了,该改口了。”
赵构对这个一直就跟在身边的內侍极为宠信,微笑着安抚两句,定了定神,任由婢女整理仪容。康履此时才看到赵构随意写就的诗句,读来满是消极和退避的情绪,实在不应是出自一个即将成为帝王的人之手。他终于还是忍不住躬身向赵构道:“官家笔法愈见精湛了,龙飞凤舞,帝王之气显露无遗,只是……只是这内容……官家可要振作一些,莫让言官们无端的嚼舌头。”
赵构偏过头来看着康履,想来也是,躲又躲不过,该面对的始终要面对,说道:“连你都懂,吾自会理得。”说完迈步向前走去。
康履赶紧跟上,边走边问:“那,官家,这字……。”
赵构头也不回的道:“烧了吧。”
礼乐声中,赵构在归德殿大殿之上落座,须臾,文武官员依次入内,班列两旁。此时,康履拂尘上前高声唱喝:“新帝即位,上应天命,下安黎民,励精图治,改元建炎”。唱毕,百官朝贺,文官以李纲为首,武官以杨惟忠为首,后面的大多都是知府以下的官员,品秩不高,朝服多为红或绿,远远看去红红绿绿跪倒一片。随即,赵构在康履搀扶下率领众文武走过玄武街,出南门,向幸山所立中兴坛而去。两个时辰后登坛受命完毕,赵构在文武百官簇拥下,又回城来到鸿庆宫神御殿,这里供奉着太祖、太宗和真宗像,是以又叫三圣殿。赵构跪在三位先帝像前嚎啕大哭:“父皇,大宋王朝近二百年基业,今日至此局面,千错万错,错在太后当年将您稀里糊涂推上帝位;错在您一生不爱江山爱书法爱美人。恕儿不孝,南京登基,意在拯救大宋江山。待有朝一日打败金兵,朕定为二帝雪恨!”并朝北遥拜被金国掳去的太上皇赵佶、前任皇帝赵桓二帝。
即位大典结束后就是宣读机构设置和官员任用,这自是早就拟好的,皇帝圣旨、敕书、官员告身等都有承旨和知制诰写就,朝堂上宣读也就是走走过场了。中枢门下、枢密院、三司、六部、御史台以及皇帝私人等中央机构并未正式开门办公,是以宣读仍由宦官代劳,只见一个黄门內侍上前,展开圣旨及敕书大声唱读:“建炎开元,百废待兴,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不可一日无臣,文武百寮听令,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黄潜善为左仆射兼御营使,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杨惟忠为建武军节度使,主管殿前司公事,韩世忠升领观察使、带御器械、左军统制,赵鼎代理户部员外郎……另,命宗泽为开封府留守,朱胜非知应天府事,张所为河北招抚使,傅亮为河东经制副使……主持抵御金国入寇。望日后众官将公忠体国,如星拱月辅佐吾皇,福泽四海,共享盛世乾元。”
众将官一起跪倒,李纲带头大呼:“吾皇万岁!臣等万死不辞!”随后,其余众人山呼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烟火长乐未央》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