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1/2)
那人手里的动作顿了顿,但只是淡淡回道:“一个久别的故人罢了,那人不是他便好。”
“客官怕是多虑了,这天下姓樊的指不定有多少呢……”茗子搪塞了下,心里不太明白客官口中的话,琢磨了下还想刨根问底,忽然一个粗犷的声音自远而来:“孙酲!说好在魏东门,你却一个人躲在这里,还真是叫我们好找啊……”
寻声望去,几个豪侠模样的人提着刀剑走了过来。
“小弟之过,在这里等候各位,不小心忘了时辰。”黑衣男子立刻站了起来,冲他们拱手笑道,“成兄许兄钟兄赶紧歇歇,喝口茶罢。”
“怎么别了数载倒变得小家子气了?这么多年不见只饮茶怎么行,走,咱们去酒肆开几坛好久,今天不醉不归!”为首的那名男子说着便把黑衣男子一揽,拉着他往外走。
“孙兄……在外面折腾了这些日子终于发现还是和咱们一道爽利罢……现在回来也不迟……哈哈……”
“呵呵,是啊……”
众人风风火火地离去,声音渐行渐远。
茶棚外忽然就只剩下独自清理杯盏的茗子,顷刻间变得清冷异常。
茗子麻利地收拾好茶碗,站起身来,抬头望了望天色。时近午后,日光终于有了些和煦的温度,只是风依然不减寒意,吹在身上透心的凉。
端着壶和碗送到里屋的厨房,进了门没走几步差点和迎面而来的阿宏撞上。
第一反应是护着怀里的宝贝,然后对他走路没看前方表示抗议。
阿宏倒全然没听进去,倒反而跟他抱怨道:“刚才见你在外面和客官聊得热锅朝天,倒是自在的不得了。我可是忙活了半天,现在才稍稍闲了下来,你倒还怪我不小心。”
茗子想了想也着实觉得自己捡了便宜,不能再卖乖了。于是歉意地笑了笑,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阿宏,你可还记得去年咱们一道听一位客人说起的那个受皇上宠爱的大学士?咱记性差,倒忘了他的名儿了,只记得他姓樊——是姓樊吧?——刚才客官问咱的时候咱还不知怎么答呢。”
“哦,那人我记得。”阿宏想了想,戏谑道,“不过你记性确实不怎么样,他的官职不叫大学士,叫翰林学士,另一种说法叫翰林待诏,不过是写写文章给皇上娱乐的主儿,跟大学士可差远了……喂你不会是又乱说什么了罢,小心给人笑话!”
茗子看着受过私塾教育的阿宏有几分炫耀的姿态,吐吐舌头附和道:“是是是。你还未告诉我那人的名儿。”
“樊离照。”
“樊离照?”茗子惊得手中的茶碗几乎掉下,“你是不是记错了,我敢肯定上次听到的不是这个名字啊……”
“哎,”阿宏做出恨不能理解的表情,问道,“上次你听到的可是‘君顾’二字?”
“对对!”茗子急忙答道,“我还说那名字吉利呢……”只是还未说完就被阿宏有些不耐烦地打断。
“……那人叫樊离照,字君顾。”
于是虽然不知道原因,茗子却意识到自己似乎犯下了一个错误。他在原地愣了愣,说不出话来。
“傻了?”阿宏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待他回过神来又自言自语般笑道,“这名字确实好得很啊,只可惜此‘君顾’非彼‘君顾’啰……”
说罢,也不做解释,只是伸了个懒腰便自己出了门。留下抱着杯盏愣在原地的茗子,仿佛知道他无法理解这其中深意一般。
- END –
番外二 韶华落玉容(上) ...
我叫樊玉容。
幼时听母亲说,父亲当年给我取这名字,便是因为爱极了杜牧之一首并非名作的《寄沈褒秀才》。我名中“玉容”二字,便是出自其中“仙桂茂时金镜晓,洛波飞处玉容高”一句。而待我及长,能稍稍读懂这首诗时,却觉得父亲在这首诗中真正爱极的,或许应当是尾联一句。
他日忆君何处望,九天香满碧萧骚。
有人看来,此句中“君”便指那沈秀才,而也有人说,杜牧之自当是借送别以抒仕途坎坷之境遇,故此“君”应当是君王之意。
众说纷纭。
只是在我后来听说哥哥的名字亦是与其有所关联时,才知父亲当年定是将其认作一手寄意君王之作。
哥哥名叫樊离照,字君顾。离照,意为帝王之明察。父亲因了此诗的缘故,本欲为哥哥取字“君望”,思量再三,终是改作“君顾”,意在恩顾,而非仅仅一“望”。
父亲如此大费周章地为我们兄妹取名,此事在我们长大以后依旧会被偶尔提起,视作笑柄,说父亲是想做官想疯了,才会拿子女的名字大做文章到如此地步。只是我心里却明白,名字虽然只是符号,却寄托了父亲的未竟之志。
据说父亲曾在临近的县镇做过二十年的县主簿。他年轻时胸怀鸿鹄之志,誓要为国尽一击之力,所以即便是那九品的小官,他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只是纵然他二十年如一日地鞠躬尽瘁,而时光流逝却并未给与他任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盛世苍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