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7章 夏王窦建德(1/2)
“蔡建德,本太尉不在洛阳的这些日子,朝中没什么变故吧?这些日子家中可还安好?你小子没欺负人家张侍郎家的千金吧?”沈言刚回到太尉府中就询问起了朝中的近况。
“回太尉的话,一切都好着呢,军务和政务徐世勣将军和贾润甫大人都处理的井然有序,宫中的小皇帝倒也安分守己没生出什么事端。至于末将的家事就不劳太尉大人费心了。”说到‘家事’二字之时蔡建德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幸福笑容。
蔡建德忽然想起来一件事,从怀中掏出一张请柬道:“太尉大人,徐世勣将军今夜在府中给你摆了庆功宴,还邀请了洛口的那一众老兄弟作陪。”
“这帮人还是在瓦岗寨时的那般绿林作风。”
沈言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想和那帮兄弟们聚一聚,待到了傍晚便欣然前往。
沈言与蔡建德两人策马走在洛阳的长街上,街道两边的建筑已经华灯初上,宛如繁星点点。
沈言到了徐府,昔日行军元帅魏公府的那些老人早已到齐,只等他落座了便可开宴。
府中的众人觥筹交错之际,府门外原本在兵部当值的兵部主事亲自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兵士求见兵部尚书徐世勣。
徐府的门房毫不客气的说道:“太尉大人此刻正同我家尚书在府中宴饮,有什么事不可明日再说?扰了太尉的雅兴,你吃罪的起吗?”
“本官身旁的这名将士从虎牢关来,途中跑死了两匹马,耽误了军国大事,你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滚开!!!”兵部的这位主事手指着身旁的将士怒目圆睁瞪着阻拦他的徐府门房。
徐府的门房听说事关北方的战事,便也不敢再阻拦,当即带两人入府。
“小的拜见各位大人,窦建德趁太尉南下讨逆之机亲自率领十几万大军进犯虎牢关,裴仁基将军特命小人来洛阳求援。”
上一刻还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徐府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众人的脸上也渐渐的没了笑容。
“窦建德定是没想到本太尉这么快就平定了拥兵十余万的朱粲,他既然不想让我们安心的过这个年,那本太尉就挥师北上会一会这个夏王。”沈言打破了现场的沉默。
本来的庆功宴瞬间变成了战前动员大会。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谁了解窦建德此人,可以给大家讲讲。”徐世勣对众人说道。
“平原公你麾下有一偏将是窦建德的同乡吧?”沈言记得据史书上记载此时刘黑闼应当在平原公郝孝德麾下效力。
“太尉当真是明察秋毫,末将麾下的偏将刘黑闼正是贝州漳南县(后世山东省武城县)人,与窦建德是同乡。”郝孝德当即命随从去通传在监门府当值的刘黑闼。
不多时,刘黑闼就骑着快马赶到了徐府。只见刘黑闼这个山东大汉身高七尺有余,虎背熊腰身材魁梧。
“末将与窦建德同是漳南县人,我虽识得此人,但我家与窦家素来有世仇,末将与他也是水火不容。”
刘黑闼的第一句话就引起了沈言的质疑,史书分明记载刘黑闼与窦建德自幼相识且私交甚好。到底是历史所载有误,还是身处敌营的刘黑闼为避嫌和自保而说谎那就不得而知了。
沈言虽心有疑惑,但并未出言打断,只听得那刘黑闼继续讲道:
“末将虽与窦建德有仇,但说句公道话,此人在河北颇有声望、少有侠名。
早年窦建德尚在家乡种地时,他有一名同乡父亲去世,因家贫无法安葬,窦建德听闻此事便将自家的耕牛送给那人,让其变卖了耕牛为父发丧。同乡之人因此对窦建德敬重有加。
窦建德侠名远播是因为十几年前的一个夜晚有一群盗贼去窦建德家抢劫,窦建德提着刀藏在门后,待前面的三个盗贼进屋后,窦建德突然发难,三名盗贼立时毙命。其余的盗贼吓的不敢再进请求要回同伙的尸首。窦建德对其余的盗贼说:“可投绳系取之。”门外的盗贼将绳子扔进来后窦建德却将绳系在自己身上,然后让盗贼曳出,窦建德顺势跃起挥刀,又一连斩杀数名盗贼。他的勇武豪侠之名也由此被时人称道。
窦建德的父亲去世时,一千多名乡亲自发为其父送葬,窦建德拒绝收受任何人的礼金。
大业七年,明帝一征高句丽之时,河北山东作为征集兵源和抽调物资的主要之地,两地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起义之人如同雨后春笋。那时平原公也在山东举义旗,我便是此时投到平原公麾下的。
窦建德此时仍然安分守己的在家乡种地,河北各路豪杰出于对他的尊重从来不去他的家乡生事,而当地官府却因此怀疑窦建德与各路起义军有染,便派遣的一队官兵屠杀了窦建德的家人,窦建德因此才与官府彻底决裂,率领同乡投到了孟海公高士达的麾下。
再到后来高士达不听窦建德之言与隋太仆卿杨义臣交战兵败身亡。窦建德收拢了高士达的旧部,在之后的几年内横扫河北群雄,一统河北。”
沈言听罢刘黑闼之言心中暗自想道:“刘黑闼所讲述的窦建德倒是与《新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隋末枭雄》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