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四章 事上练(1/2)
从龙场的龙岗书院,到贵阳的贵阳书院。在这期间,不仅周围的读书人还有不少的在职官员,都非常仰慕王阳明,都慕名的来到了王阳明的课堂上听课。就在快乐的教学中,王阳明在龙场的三年贬谪期满,这个时候,朝廷新的任命,任命他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
徐爱:先生,难道刘瑾放过你了?要不然怎么会任命您为庐陵知县。
绿林:先生可能有所不知,这并不是刘瑾放过他了,而是户部左侍郎乔宇在朝中做了很大的工作,先生才有机会担任庐陵知县。
徐爱:原来如此,绿君,为何你知道的如此清楚?还有,我记得你的年龄比先生的年龄还要大吧,为何你的相貌为何如此年轻?
绿林:这是我的独门秘诀,不可外扬。先生经常对我们说,要事上炼,工作即修行,这一次王老师去任知县,那肯定要处理很多的具体的行政事务了,咱们一定要看看王老师怎么事上炼。
过了几日,绿林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王阳明非常喜欢静做,就像一个念经的和尚一样。他便问了问王阳明:先生,你为何像和尚一样坐在那?
王阳明:绿林,你有所不知,我这静坐和佛家的静坐不一样。佛家静坐到后面叫坐枯禅,最后就是明心见性之空言。而儒家的则是修己育人。你不是想看我事上炼吗,我这就是在事上炼。
绿林:静坐也是事上炼?
王阳明:我问你,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坐在那想一些事情,舒放其心,想了很多,很有成就感,是不是感觉还不错。但是一遇到事就不行了?
绿林:的确,我想的都挺好,但是真的去做,就不行了。
王阳明:出现在这样的原因就是,你知道静坐,而不能克服自己让自己去下功夫。如此,你所面临的事都做不成。想要成功,必须要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所以,事上炼需要和静坐放在一块,这样才能显现出效果。
过了多日才到庐陵,可是上班的第一天王阳明和绿林都傻眼了。台下几千多人嚎哭动地,叽叽喳喳,有人的在破口大骂,有的人则是在哭泣。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绿林:先生,没想到吧,第一天上班,就碰到这么大的阵仗。你没在基层呆过,这样的阵仗能应付过来嘛,让我看看你的事上炼。由于已经和王阳明认识三十多年了,绿林现在说话也开始口无遮拦。
王阳明:哈哈,绿林,那就让你看看心学的真正的力量,让你看看知行合一事上炼的奇妙之处。
但是王阳明什么也不做,就是坐在大堂上,听那些人说。
绿林心想:圣人不愧是圣人,要是普通的官员肯定吓坏了,要么会耍官威,赶他们出去。没想到他就在上面静静的听这么镇定。
听了大半晌才听懂一些意思,这些人大概的意思就是要求减少纳税的税量。但是纳税是国家规定的是国之根本,他王阳明也不能说了算。
原来当地要交一种税,叫葛布税这个是后来新加的一种税。庐陵这个地方他不生产葛布,但是还要上交葛布税,老百姓就不愿意了。王阳明了解情况后就立即表态,免去葛布税。
徐爱:先生,这是朝廷规定的税收,如果免去的话,这个责任很大的,谁来承担啊。
绿林:哈哈,徐爱先生,咱们不是要看先生的知行合一和事上炼嘛,现在正在看啊,先生在这听了一上午。这体现了先生超强洞悉的能力,一发现不合理就立马免除税收,这就是敢于担当,这就是知行合一,放到一般的官员还真不敢这样做,可是先生却答应下来。
徐爱:先生只是一个七品县令,他并没有资格和能力去免除税收啊,后面肯定有很多的麻烦来找上门来。那些监税的太监肯定不会放过你啊。
王阳明:我连刘瑾都不怕,还害怕他这小小的税监?
经过短时间和幕僚们的商讨,找到了问题之所在,问题就在于宦官的利益。由于庐陵不产葛布,但是几年前来了一个姓王的太监,为了中饱私囊,压榨百姓所以就肆意增加了一些税收,包括这葛布税。所以这不是国家的税收。
就在大家都在担心王阳明的时候,但是王阳明很镇定。就给上级领导写了一封信。虽然是写给上级领导,但是他知道这封信肯定会被那个太监看到。他在信上写到,这种税收很不合理,不合理的背后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如果因为这个税收造成官逼民反,因为你是税监,到最后责任肯定全部是你的责任。人心都是肉长的,百姓才是我们的父母,把老百姓逼成这个份上,于心何忍。无论发生什么事,这个责任我担着,你要有想法冲我王阳明来。
绿林:先生真高啊,向我这么笨的人都能看出有四个内涵。
王阳明:说说看。
绿林:第一告诉他们这税收不合理,中饱私囊,他的所作所为我们都清楚。
第二这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第三:劝那个王阉狗回头是岸。
第四:大人承担一切,有什么事冲大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所以,历史的遗憾到底是什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