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1904:开局一辆基地车 > 分卷阅读843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843(1/1)

目录
好书推荐:

员们只看到了一个风烛残年行将就木的老人,就跟现在的大英帝国一样。

“.....帝国要么继续作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存在下去,要么就销声匿迹......”

温斯顿.丘吉尔声嘶力竭地进行着演讲,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为了大英帝国如此卖力,看上去很是感人,但议员们都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只会从利益上进行考虑。丘吉尔表演得再卖力,也没法打动这群冷血的人。

“丘吉尔先生,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我们一直没有开发出可控核聚变技术,难道就要一直这么和中国对抗下去吗?”

丘吉尔瞥了一眼站起来的议员,“你想说什么?”

议员大声说道:“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好了!”

丘吉尔大怒,“你是想要投靠赤色份子?”

不过他的声音一点气势都没有,那位议员则是理直气壮地说道:“只要能给国家带来好处,就算是投靠赤色份子也不是不行!”

席位上的议员们争吵起来,保守党和工党的人互相指责,大声谩骂,最后演变成了墨水瓶和钢笔乱飞的混乱场面。议长将手中的木鱼......木槌敲了又敲,但是没有任何的作用,只能将警察叫进来,这才算是平息了一场战斗。

林有德不光点出了可控核聚变,还有人工智能、基因调制、生物工程等技术,然后,很多人就发现,似乎共产主义真的降临了。

不是说要先让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吗?怎么突然就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

在中国,一些公共知识份子开始给林有德唱赞歌,还有些地方搞出了祥瑞。河南某些官员搞出了水稻“亩产万斤”的大新闻,引起了轰动,成了河南省大力宣传的典型。

经过基因调制的种子,足够的化肥、农药,合适的光照,种种条件加在一起,也不过每亩1000公斤出头的产量,哪里能够达到“亩产万斤”的地步?

虽然地方上的官员拿出了很多证据,还有某人站在稻子上的照片,林有德依旧是嗤之以鼻。

“主席,这是科学!只要投入够高,通过深翻土地和密植,能使产量大幅度提高!”

林有德依旧不相信,也不同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亩产万斤”的先进经验,他太知道官僚都是些什么玩意了。“科学是可以重复的,给你们再弄一块试验田,全程录像,派专人监控,要是还能亩产万斤,那就说明你们是对的。要是不能.......”

不能的话会怎么样?林有德没有说,按照惯例,大概是从中央到地方会有很多人被送去北极圈,也有可能是被送去南极。

水稻亩产万斤?这能量也不守恒了啊。要是真能有这么好的产量,地球上怕不是能养活700亿人。那张水稻上站人的照片也不能说明什么,虽然经过检测并不是ps的,但不能证明水稻真的能有那么高的产量。

说不定是将其他地里的水稻苗给挪过来的呢?在弄虚作假这方面,千万不要低估官僚们的积极性。

亩产万斤的事情很快就查清楚了,并不需要再花上一年的时间,调查组只是将相关人员控制起来,然后分别问话,就能发现互相矛盾的地方。亩产万斤?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还是要讲的啊。种的那么密有什么用?反倒是让植株得不到足够的光照,产量反倒会降低。

除非是搞无土培养,用电力照明,在高楼大厦里面种水稻,那才有可能在有限的土地面地上得到远超出正常种植的产量。但那就跟传统的种植不是一回事了。

因为亩产万斤这件事,一个中央政治局委员被提前退休了,一个省级干部,两个市级干部,11个县里的干部被送去了西伯利亚。只是弄虚作假,够不上枪毙,也用不着送去极地喂北极熊和海豹。

被送去西伯利亚的前干部们统一住进了牛棚,真正的牛棚,跟牛羊住在一块,而不是那种几层的小洋楼。

这还不算完,鉴于国内出现了一些很不好的苗头,林有德再次祭出了“整风运动”这一招。在新的整风运动开始后,《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上分析了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对“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以及“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进行了另一个角度的解读。

第四十四章 仅此而已

“诸葛亮说要亲贤臣远小人,那么,谁是贤臣,谁是小人?什么样的人是贤臣,什么样的人是小人?”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要兴复的是什么样的汉室?是重用黄老学说,无为而治的武帝前的汉室,还是独尊儒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汉室?”

笔名楚狂人的作者在文章中从阶级这个角度分析了魏吴蜀三国的政治立场。去掉已经被消灭的宦官势力

不想错过《1904:开局一辆基地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