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64(1/1)
人助手和秘书才行,艰苦朴素的作风要保持,可是该增加的人手还是得增加。
曼斯坦因只关心军事的问题,对其他的事情不怎么上心,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部队需要大炮。机枪很好,大炮也必须要有,“步兵炮什么时候能配属到部队?”
“曼斯坦因同志,步兵炮会有的,迫击炮也会有的。但是这些都需要时间,也需要贵金属和其他能换能量点的东西,这些都需要部队的同志们配合。”
“已经下发过指示,让下面的部队注意收集物资。还有,在部队里面暂时列装一种火炮就好,迫击炮可以先不用着急。”曼斯坦因认为暂时不用配备迫击炮,又不打算跟俄军或是日军打阵地战。武器装备不是威力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据作战目标的情况做出调整。在现阶段,机枪,手榴弹,92式步兵炮就能解决敌人了。要是这些东西都解决不了,上轻型迫击炮也没有什么用处。
60mm迫击炮比92步兵炮要轻一些,但那也是火炮。义勇军现在的陆军战术是【机动作战】,既以快速的机动在局部战场上形成兵力和火力的优势,在战斗中则是在正面给与敌人压力的同时,以快速穿插和侧翼迂回来打击敌人,这些战术对机动性的要求很高,能轻一点都是好的。
曼帅说的总是有道理的,也有可能是他瞧不上60mm迫击炮,但林有德还是从善如流,随即说起了另一件事,“还有,子弹壳也要回收,我们现在没有自己的兵工厂,生产不了枪支弹药,复装子弹还是可以弄一弄。还是按照以前说好的,五个弹壳换一颗子弹。”
作为一名优秀的统帅,曼斯坦因不能让部队使用复装子弹这种玩意。复装子弹的威力小,射程不远也就罢了,最让他无法容忍的是那飘忽不定的弹道,能打中什么东西全凭运气。
“唉,曼斯坦因同志,我知道复装子弹的缺点,但这是不为了省钱嘛。省钱,不寒碜。”林有德说道:“主力部队都使用原装的,复装子弹给民兵和地方上的部队使,这行了吧?”
曼斯坦因勉强同意了。征召出来的将军也是忠诚度拉满,但他们并不是扯线木偶,是有自己思想和倾向的。曼斯坦因这种ssr级别的将领,个人风格更是强烈。不过林有德不在乎曼帅有没有个性,只要能把事情干好,只要能打胜仗,别说是有个性了,就算是天天裸奔他都没意见。
第四十八章 石头过刀
时间进入到六月份,道路重新变硬,不再像是之前那样泥泞,毅军在拖拖拉拉中朝着热河进发。这支部队装备落后,人员缺编严重,不少士兵染有烟瘾,出发没几天士气就肉眼可见的降了下来,即便军官们许诺可以开几个村子乐呵乐呵都没办法让毅军的士气振奋起来。
几只瘦毛驴在啃食着地上的青草,大车被随意地扔在荒地上,士兵们将辫子盘在脖子上,坐在地上兴云吐雾。也就只有抽了大烟之后,毅军的士气才会高昂那么一会。
看着这群酒囊饭袋,吴佩孚的心是冰冰的,就凭这些废材,能跟如狼似虎的义勇军打仗吗?装备,士兵,军官,士气,数量,这些东西都落后,就算毅军个个大发神威,也没办法对付有好几倍数量优势的义勇军吧?
怎么自己就被摊上这样的活了?吴佩孚有心想要跑路,但是想到北洋之龙王士珍的手段,心中不禁打了个寒颤。袁世凯还会惺惺作态地赦免一些的死罪,王士珍可是该杀就杀, 一点都不手软。落到王士珍的手里,就别想能囫囵着出来。除非他是满清贵胄,但如果他真是有身份的,也不可能被派来干这种苦活累活。
“将军,须得让部队加快速度,早日赶往承德,迟则生变!”
吴佩孚提出了意见,但是主将丰伸阿对他的意见完全不屑一顾。丰伸阿是一员老将,参加过甲午战争,打过义和团,对如何镇压乱民很有经验,他认为己方大军一到,开上几炮,那些乱民就会四散而逃。
实际上,丰伸阿对这次的任务并不是很上心。跟袁世凯一样,他也不想出兵关外,就算镇压了乱民,那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要让给沙俄?朝廷还敢在热河地区驻军不成?所以啊,还是慢慢地走好了,跑那么快干什么?朝廷又不会多发一两银子。
“大人,义勇军枪械精良,不可以普通乱民视之!”
林有德待吴佩孚很热情,也很重视,让他随独立团一起参加了解放喀喇沁旗的战斗,吴佩孚对此很感激,但是在经过反复思考后,还是站在了朝廷这一边。可是他想的是北洋军大军压上,将义勇军给碾碎,而不是跟着毅军一起送。
毅军曾经是清朝的一支强军,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损失惨重,剩下的精兵强将又被抽调去了新军,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很多都是鸦片鬼,这样的部队也就能镇压一下农
不想错过《1904:开局一辆基地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