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46(1/1)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能保持一个世纪的廉洁,要是能有一百年为人民服务的时间,那已经是非常非常厉害了吧。老话说,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第一代的开创者大多是知道民间疾苦的,二代们也还能有几个出彩的,从第三代开始,大概就要变色了。然后嘛,大约就是历史的进程。
能保持一个世纪?要不是有外夜袭,群六;九4九三'陆壹'三五挂,简直想都不敢想。
林有德本来还想找人商量商量政治上的事情,但是找不到。征召出来的战士忠诚度拉满了,他就算是要当皇帝,林登万他们也不会有意见。杨春等人是不愿参与进来,毕竟朝廷看起来这么强这么壮,好吧,朝廷已经不行了,大家都知道,可还是比义勇军强。别看义勇军现在跳的换,等到朝廷派大军过来,林有德常中正之流都要完蛋!
这些人的心思并不难猜,他们是不可靠的,林有德知道杨春有做一些小动作,要不是现在缺少人手,要不是稳定度不够高,说不定就送杨春跟刘县令作伴去了。刘县令前脚刚走,现在去追大约能赶上,在黄泉路上也能做个伴。
上层人士不可靠,只能依靠郭全海和黄玉柱那样的农民和底层百姓,但是底层百姓知识水平太低,发动他们斗地主倒是可以,确定政治路线这种事情他们确实是干不来。
既然是这样,那林有德就只能自己做主了。我的地盘我做主,这很合理。他代表义勇军上下,以及解放区的所有百姓,确定了理论根本,确定了发展路线,建立了人民党和人民政府,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落实一项项的具体工作。
除了土地革命、兴办银行和扫黄打非之外,人民政府还开办了小学、儿童院和婴儿园,小学教一些简单的知识,儿童院和婴儿园主要是收留被遗弃的孩童与婴儿,以及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父母的孩子。
事情太多,每天从早忙到晚,往往一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但是林有德觉得很充实。在他看来,现在的形势很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第三十四章 震惊
常中正和林登万在离开赤峰之前,带兵剿灭了周围两股较大的土匪,练了一下兵,让新兵感受了一下战场的氛围,了解打仗是怎么回事。义勇军双管齐下,一边是武力剿灭,一边是分田分地,赤峰的匪患很快就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暂时还解决不了,只能先放着。
有些土匪盘踞在险峻的山峰上,不是不能将他们剿灭,但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林有德不能将时间浪费在剿灭小股土匪这件事情上,还有在北面的蒙古马匪,暂时也没有好办法对付。蒙古马匪的武器很糟糕,除了一些老旧步枪外,还有很多人在使用刀枪等冷兵器,正面战斗力一般,可他们都是有马的,转进如风,我军追之不及。
既然暂时不好解决,那就先放一放,将兵力用到扩大根据地上。这个战略很成功,日俄战争开始后清军纷纷向山海关撤退,义勇军则是大踏步前进,解放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和镇子,情况可谓是非常之好。
义勇军觉得局势很好,满清朝廷认为日俄两大强国打了起来,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局势大好。同时,日军在登录朝鲜之后,又在朝鲜人的帮助下一路前进,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局势也是非常的好,而对于俄军来说,深受部队爱戴的前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被任命为满洲集团军总司令,已经抵达了远东,看起来局势一片大好。
1904年二月末三月初的时候,在远东的四方势力都觉得局势对己方非常有利,不过义勇军现在还比较弱,暂时还没有被日俄两国放在眼里,只有满清的直隶总督衙门对此表示关注,但是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东北正在打仗,泥腿子们起来闹事就闹事吧,给老毛子增加一点麻烦也不错。
朝廷里的官员们怕的是洋人,对泥腿子是不怕的。以前就有“老百姓怕官府,官府怕洋人,洋人怕老百姓”的说法,还引出了义和团事件,现在赤峰那边闹民变,朝廷汇总的大人们觉得这样不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百姓老老实实地被老毛子欺负就是了,为什么要起来闹事呢?
同样也是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大人们在接到赤峰当地官员的折子后,不想管这件事情。那是老毛子的地盘,在朝廷没发话之前,他们怎么能管?朝廷都拿老毛子没办法,他们又怎么能管的了?
小林裕介和吴佩孚到了承德后,先让吴佩孚去城里转转,他自己去见日军在本地的情报人员,传递了青木机关长的最新指令,然后问最近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消息。日军在承德的据点是一处客栈,掌柜的和店小二都是间谍,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时候派过来的,在承德已经待了十年,外表上看起来跟本地人没啥区别了。
掌柜的说最
不想错过《1904:开局一辆基地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