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8章 靖难(下)(1/2)
“啥?打了败仗还被赏赐,是咱听错了还是记载错误。”
“确实没有记载错误,朱允炆在大臣的蒙蔽下不仅没有处罚李景隆反而给予奖励。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朱棣命令张玉、朱能、陈亨、丘福等率军十余万迎战。
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燕军一度受挫,但南军政令不一,不能乘机扩大战果。
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南军兵败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
五月,李景隆又从德州逃到济南,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在济南打败李景隆率领的立足未稳的十余万众。
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害怕粮道被截断,于是回撤北平,盛庸收复德州。”
“在李景隆的帮助下,朱棣获得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粮草补给,得以继续进攻,否则早就败了。”
李文忠发誓回到家一定要把小兔崽子的腿打断,让他这辈子都别想去战场,这么大的兵力优势,居然还被打败,退走,让他颜面荡然无存。
“文忠你的儿子可真厉害啊。”
“陛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燕王殿下继承了陛下的英雄气概和军事本领,犬子自然比不上。”
朱元璋虽然讨厌拍马屁的人,但这个时候却真的高兴,仿佛大夏天吃了冰镇西瓜,浑身舒畅。
是啊,朱棣能打败李景隆也就代表着他比李文忠要厉害,即使他想反驳也找不到理由。
“哈哈哈,还是你会说话。”
刘邦算是看出来了什么大明战神完全是一种调侃,如果这种人都能成为战神,那他的韩信就是神中之王。
“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然后采用黄子澄的计划,派遣使者议和希望能让朱棣放缓攻势,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代替李景隆统兵。
盛庸屯兵德州,来抵挡燕军南下。
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
十月,至沧州,打了败仗。
十二月,燕军进攻至山东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一带。
盛庸率南军驻扎东昌,严阵以待。
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大败,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多亏了朱能援军的接应才有机会突围。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燕军屡战屡胜但朝廷的军队兵力充沛,即使有些城池被占领,但很快就转手送回,不能坚守。”
朱元璋在大脑中疯狂思考,如果他是朱棣应该如何破局,一旦僵持下去必定是朝廷获胜,毕竟他这边兵力不足,粮草军械等也不够用,想要获胜只能尽早打破僵局。
与此同时其他朝代,嬴政、刘彻、刘秀、李世民和赵匡胤等都在地图上进行模拟,想要找到破解之法。
“历朝历代的帝王都自称天子,有的时候还真有奇异的事情发生,例如刘秀面对王莽几十万大军时,忽然天降陨石,砸的王莽大军损失惨重。
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的时候,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适合直取的情报。
朱棣手下谋士也劝朱棣不要进攻城邑,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趋南京,南京没有军力防备,一定可以成功。
于是朱棣决定跃过山东,直捣南京。”
朱元璋和众皇帝一拍大腿,瞬间想到问题的关键,确实现在双方兵力悬殊,想要正面获胜完全不可能,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了,直接绕过去。
这可和普通的叛军造反不一样,他们绕过城池很容易被两面夹击,截断退路,可朱棣是藩王,只要能打入南京,天下自然而然的会平定,所谓的敌军也不是问题。
“建文四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接连取胜,到达徐州,向南进军。
等到燕军通过徐州,山东的军队才南下追截。
四月,燕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燕军大败。
双方在淝河再次僵持。
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徐辉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
南军粮运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仅俘获南军将领即几百人。
自此,燕军士气大振,南军越来越势弱。
朱棣率军突破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等多出要地,准备强渡长江。”
朱元璋真的很想掐死朱允炆,这个时候坚持就是胜利,胜利的天平迟早会偏向他那边。
可居然调回前线军队,属实太过愚蠢,并且听陈玄的话应该又是文官提出的意见,望见他那想杀人的眼神,刘伯温知道大明朝以后的文官日子不好过了。
“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为条件同燕王议和,被拒绝。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朱允炆绝对不是一个真正的帝王,自从始皇帝一统天下,每一个帝王都以大一统为己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投影:从人民的名义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