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0章 旗袍结缘成知己(1/2)
杨惠英是旗袍设计专家,在中国东北沈阳,创建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艾蒂来中国时,很想找一个好的服装店,量身订制两件漂亮的旗袍。
艾蒂很喜欢穿中国旗袍。在美国,她参加一些活动,经常穿旗袍,以展示中国服装文化,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
由朋友介绍,她来到了惠英旗袍定制店。到了这里使她吃惊。惠英真是了不得。
她毕业于服装设计学院,不到40岁事业有成,专攻旗袍研究,她身上穿着一件浅湖色旗袍,彰显出一种女性优雅之美。她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多年来,一直从事旗袍设计和研究工作,并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服装品牌“惠英旗袍”
旗袍起源于清朝末年,最初是上海女性所穿的一种旗装。在民国时期,逐渐演变,而成为一种充满诗意和情调的女性服饰。
旗袍具有美观和实用的同时,也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成为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旗袍的独特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女性服饰,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1996年惠英受聘于大型彩色画册《中华旗袍》的特约编委,为此画册设计了全部服装。
1998年与日本麒麟公司合作,在日本设立了自己的网站。
1999年“惠英旗袍”被第八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组委会,授予“指定旗袍设计提供单位,并为我国很多著名节目主持人,及演员设计服装。她不仅在沈阳设有四家店,在上海也设有两家分店。
由于惠英旗袍服装品牌的声誉,喜爱穿旗袍的艾蒂,去沈阳义诊时,来到惠英旗袍店,从此由相识到相知。
艾蒂被惠英对中国旗袍艺术的领悟和创新,以及将这一艺术,推向国内外而折服,惠英为艾蒂,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同胞,奉献的爱心所感动。
这两位不平凡的女性,已有15年的交往,并成为知己。
2008年2月19日晚,我在美国接通了大洋彼岸惠英的电话。
我问:“你与艾蒂有多年的交往,我见过她穿着你设计的旗袍,非常漂亮典雅,艾蒂带领团队多次去沈阳义诊义教,你对她会有更多的直接的了解,请你谈谈好吗?”
惠英说:“我看过你写的《情系中国》一文,你以一位作家的良知,将蒂姐这些年来,为中国同胞做的事情,写出来告诉大家,文章写得非常贴切真实,你怎么对她了解得这么清楚?这正是我心中艾蒂姐的形象。”
我在美国为艾蒂和她的义诊义教团队,为中国的孩子和老人,所做的一切所感动,写了一篇文章《情系中国》,登在《中美邮报》上,艾蒂将报上登的全文,用邮箱发送给惠英的,所以她对我谈到这篇文章。
惠英继续说道:“我与艾蒂姐的相识很偶然,但却一见如故,我被她的行为所感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在她的身上有着浓浓的体现。
艾蒂姐是一位坚韧不拔的杰出女性。她已经60多岁了,始终如一的,风尘仆仆的一次又一次地来到中国,为了中国的孩子们,而自己的女儿生病,仍旧来中国义诊义教。
我见到她带领的升望爱心义诊团的,美国朋友医生护士们,为中国的残疾儿童进行面部整形,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的爱,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大爱,我特别地尊重她。
刚开始我见到她来中国时,也是有问号的,她为什么要一次次的,不辞辛苦的来中国呢?在美国,她可以过的很好。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这一切。
今天我们中国人,内心世界很复杂,我也曾苦恼过,曾问自己,应该怎样克服苦恼,怎样去追求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渐渐地我找准了努力的方向,把自己的感情,注入旗袍艺术中,靠自己的手艺生活,并在这里找到了快乐和向往。
认识艾蒂姐以后,给她做旗袍,她穿上以后,一种典雅之美立时显现出来,我与艾蒂姐是从这种交往开始的。
逐渐的,我走进她的世界,我们谈得那么投入,她给予我精神食粮,她是我人生的典范。
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着,但是贫困差距很大,有太多需要帮助的人。艾蒂姐的奉献,震撼了许多人。
我们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发展还不平衡,人们现在需要更多的精神财富。
社会是在进步的,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加入到帮助别人的队伍中来,为社会作贡献。
我今天很高兴能认识你这样的人,看来我们的心灵相通和默契,读了你的文章,马上有这种感觉,虽然远隔万里,却有近在咫尺的感觉。
不是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吗?同类才可以成为朋友的。
希望我们在沈阳相会,谢谢你的电话。”
惠英的一番话,使我深思,为什么在我们国内,许多和艾蒂接触过的人,当进一步了解来自美国友人们,所做的一切后,会被这种精神所感动?
我也是被这种精神所感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飞越大洋的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