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飞越大洋的爱 > 第39章 女儿有了金饭碗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女儿有了金饭碗(1/3)

目录
好书推荐:

一位老退休工人,叫仇群堂,是艾蒂老家瓦房店的同乡。1993年艾蒂第一次回到故乡,认识了仇群堂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女儿仇慧、仇厉、仇松、仇建,他们聪明伶俐,人称四朵金花。

她们的父亲是瓦房店,国企工厂的老职工,东北发展工业基地,他从此走出农村,报名考上了工厂,在这所老厂当工人,一直干了30多年。

改革开放后,国企有个规定,为了照顾老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老职工退休时,可以有一个孩子接班参和工作。

这样,父亲退休,大女儿就顺理成章地接班,在父亲的工厂里,当了一名工人。

那时,父亲高兴的不得了,家里有一个孩子工作了,通常所说带出一张嘴去,就是解决了一个人的吃饭问题。

二女儿初中毕业时,又赶上一个好机遇,工厂招工,也去父亲工厂当了工人。

三女儿、四女儿又陆续考上这家工厂的技校念书,在当时,在当地,人们普遍觉得,一个女孩子有个工作,保证了有个铁饭碗,就很不错了。

但是这四个女孩,并不十分喜欢家里这样的安排,时不时的还有一个大学梦,但是家里没有钱。

因为从生活来说,父亲的退休金,仅够和母亲的生活。母亲在农村松木村,她们四姐妹在农村母亲的身边长大。

艾蒂在自己家排行老二,在老家,年龄和她相仿的,都亲切地叫他二姐或二妹,年轻的一辈叫她二姨。

艾蒂回到离别三十多年的故乡,住在她姐姐双霜妮家的偏坡村,奶奶也跟着霜妮,住在这里。她们家的事,在当地家喻户晓,乡亲们纷纷前来看望。

仇家父母和四个女儿也来拜访艾蒂。

四个女儿见到艾蒂后,艾蒂问她们现在上学还是工作?她们说都在父亲原先工作的工厂里,做工和学习,并说因家里缺钱,供不起我们继续上学,而进了工厂的。

进了工厂,更感到知识的可贵。

艾蒂问:“你们现在还想上大学吗”

仇家大女儿说:“是想上大学,但是沒有条件。”

艾蒂问“什么条件?”

大女儿回答:“我们沒有钱。听说大连外国语大学,办英语自学考试自费培训班班,是走读生,我们姐妹四个商量过,也想过,能去那里念书多好。

艾蒂回到故乡,看到故乡在欣欣向荣的发展,深深地爱上了故土,真想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如是,他对仇家四姐妹说:“只要你们想继续学习,钱不成问题,我可以帮助你们。”

四姐妹听了,简直不敢相信从大平洋彼岸回来的艾蒂,能这样慷慨地帮助她们。

更何况,仇家和陈家一点也不沾血缘关系,没有沾亲带故之说,怎样能让人家出钱,给我们上学呢?

因此,她们很不好意思。

但是艾蒂真切地说:“你们是从农村出去的女孩子,进了工厂还有这么強烈的求学愿望,十分可贵,我很赞许,我真的可以出钱帮助你们上学。”

仇家姐妹非常感动,因此动了心。

可是仇家父亲当场表示,女儿们再学习是不可能的事。仇家母亲更是不愿意她们去上学,说现在挺好的,折腾什么!

她是农家妇女,自己就不识几个字,如今两个女儿已进工厂工作,另两个女儿在工厂技校念书,不久也可以挣钱了,在他们那个乡村,这样的家庭真是不多呢。

在乡下,她和周围人家比,有一种满足感,她更理解不了女儿们的向往。

回到家里,仇家父母非常生气,父亲训斥女儿道:“你们真是异想天开,不知好歹,凭什么跟人家说没钱上大学!”家里炸开了锅。女儿们再三解释,艾蒂二姨要帮我们,我们不会跟家里要钱,只要能上大外听课,我们保证学出个样子来。

父亲说:“放着的好好的铁饭碗,你们为什么要扔掉呢?”不管女儿怎么说,父亲就是不同意。

艾蒂知道仇家父母的想法,带着遗憾与不解回美国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艾蒂多次从美国打电话给仇家父亲,劝说他让女儿去读书。

那时候,国际长途电话费用很贵,每分钟好几美元。

这件事可能任何旁观者听了都不明白,艾蒂到底是图个什么呢?

好像她在求着别人似的。一般说来是有求者说服别人能帮助自己的。而这件事有些奇怪了,是帮别人的人在苦口婆心地,劝说需要帮助者,求他能答应我帮你。

在美国对待孩子上进的愿望,父母是一定会支持的,首先尊重孩子的意见,更不会横加干涉。

可是在我们这里,许多事情家长要说了算的,很明显,仇家就是她们的父亲说了算。

艾蒂的越洋电话不知打了多少次,她对仇父说:“你的心情我理解,怕女儿丢了铁饭碗,担心学了以后沒有着落。你想想看,现在国内改革开放,又进入一个高潮,中国刚加入世贸组织不久,许多外资企业湧进中国,这是个好势头,你不必担心。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飞越大洋的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