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章 丹佛教会的一天(2/4)
知道他们在美国是如何工作的。
今天我亲身参加了这一活动,才知道他们在美国,是如何辛苦的筹划向中国的慈善活动的。今天本是星期日,他们不休息,早早起床,驾车一个多小时赶到丹佛,为了寻找更多的人帮助中国的同胞。
台下坐的全部是蓝眼睛黄头发的美国人,只有蒂的一家三口和我是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那场面使人感动。
任何获得都需要辛勤的付出。在中国的同胞只知道艾蒂他们带去多少助听器去中国,带去多少药品和器械去中国,带去多少近视眼镜去中国,带领多少美国医学专家去中国,带领多少教育专家去中国,颁发了多少的奖学金……
这后面,要花费多少精力,有多少爱心在支持他们这一行动啊!
他们通过演讲,通过募捐,宣传向中国的慈善行动,这一高尚的无私的行动,唤起许多美国人的参与。
每一次的义诊义教在美国还需要大量的组织工作,如找志愿去中国义诊义教的专家,找好后又多次坐在一起,研究去中国的工作如何开展,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他们的时间表内,他们不仅每天工作到很晚,而且没有星期六和星期日。
那天,致颖介绍了升望公司的2008年的计划:两次义诊和一次义教,要三次去中国。特别是义教团要带20名美国学生去和中国学生交流,是参加暑假的夏令营活动,机票加吃住需要2000美元以上,由自己负责,有意去的,可报名。
致颖的演讲,简洁、明了、生动,有说服力。
当场有人正好随身携带支票,签上捐款。
会后,美国牧师讲话:“支持你们的行动,我们教会要在大家中募捐,给升望支持,帮助中国的孩子。”即将散会时,我见到有两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当场拿出支票,签上钱数,交给艾蒂,她向他们道谢。
十点半钟,第二场演讲开始,在同一个会议室里,这次来的全是中国人,清一色的华侨,有80多人。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二十岁的年轻人,似三代同堂,好不热闹。
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士告诉我,前排的那位老婆婆已经88岁了,我看这老婆婆显得年轻,真不像那么大的年纪。
这次放映的是中文DVD。
先由永海介绍这些年,在中国的工作,以及2008年去中国的计划。
然后艾蒂介绍了在中国工作的几个细节,如给面部畸形的孩子,做外科面部整形手术,给失聪孩子安装助听器。其中有哪些著名医学专家的义务参与去中国。
她特别强调,向中国义诊义教,得到了当地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欢迎和支持,没有他们的合作,这些事情难以开展。
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每次都将他们去中国的活动给予细致的安排。
关于2008年的工作,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给安排在朝阳地区,包括北票和建平等几个县,这一项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翻译和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中来。
演讲完毕后,中国牧师上台讲话,他说::“我们刚才通过了教会的2008年的财务预算方案,我们一定出钱帮助中国同胞义诊义教。”
会后,有8人报名愿意去中国参加义诊义教活动,担当翻译,或者做其他工作,他们分别在永海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上签上了自己的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会后,我们被请去用餐。
教堂里的餐厅很大,今天100多中国人在这里用餐,自助的,每人一份,外加饮料。
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谈着,满大厅里都是中国人,说中国话,用中餐,使用筷子,很热闹。这一刻,我仿佛回到了中国……
我们找好座位,正谈论着,还没有急着去取餐。一位女士,约有70多岁,端着两盘菜送给我们,说着又要去给我们端饭,我向她表示感谢。
用餐时,她特意坐在我的对面,微笑着说:“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很好,好就是好,我就是说!”笑着说这话时,赞美声中带着自信。
吃饭的时候,我本不想采访,想等饭后去现场采访,没想到这位女士倒先开口了,正好。
我问:“大姐,您贵姓?从哪里来?”
答:“我姓姚,从香港来。”
听得出,她的口音是带广东味的普通话。
问:“您在香港是做什么工作的?”
答:“我是学法律的,接受的是英国的教育。我信仰基督教,尊重对人的爱的哲学,因此在香港,我参加了许多义务工作。我年轻时候,在香港的基督教女青年会工作,使董事会成员,那时大家选的吆。”怪不得她今天这么兴奋。
问:“你是一位社会活动家?”
答:“我愿意这样做,我还在红十字会里义务工作,做了二十多年的义工呢。”
看来,姚女士很为做义工自豪。
问:“看来你虽人在美国,对中国很关心,很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飞越大洋的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