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9章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1)(3/3)
好书推荐:
后又被派到了沈阳”
“沈阳解放后,我带着妻子和二女儿艾蒂来到北京,不久傅作义起义,北京和平解放,古都文化保存了下來。”
“1949年4月,我们一行26人,有东北人,还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授,一行知识分子带着家属,从北京经天津到青岛,又从青岛辗转到厦门,汕头,到广州等待”
“在广州,国民党教育部长杭立武,成立一个南下教授接待团,每人发400元港币,救济我们,大家说我们变成了难民,很焦虑,不久让我们一起去了台湾,到台湾后任“台湾大学”机械系教授。”
“我的母亲和大女儿留在了农村老家,从此一家骨肉天各一方。我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很不容易……”说到这里,大女儿霜妮流泪了。
老人很伤感,用纸巾擦眼泪,我们都很难过,陈老先生转而又欣慰地说:“感谢共产党,我的母亲和女儿还活着。在台湾那些年,我不知她们是死是活,我终于在有生之年见,到了她们,我曾三次回故乡,去年还回去一次,给母亲扫墓。”
大家开始谈些轻松的话题。陈伯母在坐在我耳边对我悄悄说:“他就爱谈这些事情。这辈子也不知道讲了多少遍,见到能说得来的就讲个沒完。”
艾蒂说:“在台湾这些事情爸爸对我们讲很多次了,我们早已有深刻的印象。”
是啊,岁月悠悠,悲欢离合,那沧桑的岁月是那样刻骨铭心。
老人回想当年,见到年迈的母亲和中年的大女儿时,母子,父女抱头大哭泪流滚滚的那种情景时,今天霜妮坐在那里又流出了眼泪。
不想错过《飞越大洋的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