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第一个讲话的中国人(2/5)
他将电话交给会长的室友。
一会儿,陈永海和会长的室友,来到比尔逊教授的家中。将她接到大学的学生宿舍,帮助安顿了下来,还带着她一起熟悉了一下学校的环境。
这时,她才觉得有了依托。
就这样,她来到美国后,同第一个讲话的中国人认识了。
永海对艾蒂的第一个印象是:台湾来的女孩,胖胖的,小小的,娃娃脸,蛮可爱的。
在课余之时,台湾的留学生喜欢凑到一起,有那么6男2女,共8人组成的一个小圈子,他们常常在一起,其中就有永海和艾蒂。
艾蒂发现,永海虽然话不多,但总喜欢默默地帮助别人。不是油嘴滑舌的那种人。
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大家去快餐店吃比萨,在餐桌上有人先说今天我请客,另一个人也说今天我请客,唯独不见永海,他怎么不来吃呢?原来他抢先去柜台付钱了。
不多说而是去做,艾蒂感觉这个人特别好,女人的心是细腻的。
一次,艾蒂有一门生物化学的课没有考好,心里很难过,这学期下来,如果这门成绩再考不好,不及格,就要被退学,达不到A,就会取消奖学金。
一个人坐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苦苦地想,万一没有了奖学金怎么办呐?又想起父亲那句口头禅——“成才能有出息”,我要是不成才能对得起父母吗?想到这里,很是苦恼。
正在这时,永海忽然出现了,他走到她的桌前坐下来,艾蒂向他诉说着,没有考好的情况。
永海听了,安慰她说:“一次考不好不要紧,先掌握好重点,再充实,反复加强,下次再来,只要努力一定会考好的。”
永海还将自己来美留学一年的体会告诉她:“虽然我们在台湾读本科,觉得自己水平不错,又获奖学金来美国,但是,你到了更高的学术殿堂,就知道有多难了。美国的研究生水平比台湾要高,再加上我们刚到这里,英语水平显然比不上英语种系国家的学生,所以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永海的一番话。使她里顿觉开朗。艾带想,怎么这么巧,他这时出现了,像事先按排了似的。
这次两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被这个女孩子的要强所打动,她为他的真诚所感动。
这是两人第一次单独接触,从此,他们自然地的接触多了起来。
艾蒂发奋学习,常常在图书馆开夜车,考试前几天连续开夜车到下半夜。期未考试过关,生物化学这门课终于达到A的标准。一年下来,体重减掉30磅,瘦下来了,也苗条了。
圣诞节的夜晚,永海将艾蒂请到他住的地方,还有其他台湾同学,共八位,在这里共度圣诞之夜。她发现,永海对她格外关照,凡有活动必定叫着她参加。
房间里燃起圣诞灯和各种彩饰,大家一起唱歌,跳舞,谈天,多么快乐啊!
渐渐地,彼此对家庭和过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父母的家都住在台北,自然就有了许多共同的语言。
他俩开始单独约会了,不仅在图书馆查资料、读书,周末,还相约爬山,到落基山上游玩。
落基山的秋天美极了,所有的树木全部燃烧起激情,翠绿的、金黄的、橙红的、紫红的、鹅黄的树叶随风摇曳,到处可见,在大地上争相展示它们的风采,绚丽而多姿。
落基山上,层林尽染。一个又一个清澄的湖泊静卧在科罗拉多高原,湖边的树林中,坐落着一栋栋风格多异的小木屋。他俩漫步在山中的湖边,感受丈大自然的恩赐。
陈永海1943年出生在厦门一个富商的家庭,父亲经营多个实体及贸易公司。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很早以前,由于中国的贫穷,许多人到南洋谋发展。永海的父亲以其特有的胆略和魄力,在南洋办木材公司,在泰国建水泥厂在,香港开设贸易公司等,创下一个实业兼贸易的集团公司。
1949年,永海的父亲携全家老小到了台北。
那时的台湾,经济还不发达,台湾经济要振兴,这使得父亲继续去南洋、香港做生意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企业蓬蓬勃勃地发展。
02
永海在十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五,从小就喜欢读书,深得父母的宠爱,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
1968年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奖学金,赴美留学,第二年就遇到了艾蒂。
那一年,学校里举行“国际节”,这所大学有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为了增强各国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往,设立了这个节目,每年一次。
活动在一个大厅内举行,由留学生们自己动手,展示本国特色的物品和文化,大厅四周的上方,悬挂着各国留学生国家的国旗,下方是各国的展台。
台湾的展台展示中国的书法,字画,丝绸,旗袍等衣服和工艺品。
海报是艾蒂写的“天下一家,文化万千”八个大字,毛笔字写的很有功夫,永海看了美滋滋的,心想这个小姑娘蛮有才气的,那天艾蒂还参加了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飞越大洋的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