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 晋腔(教子)(1/4)
“德昆,以后咱每天早上,去外面晒会太阳,见见光亮,去去你身上的寒气。”杨氏将秦老爷从床上扶坐起来,温柔地和他说,秦老爷点点头表示同意。
天气越来越热,秦老爷居住的北房也只有下午能见到一会阳光。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绝对是最惬意的人生,但对于身体日渐孱弱的秦老爷来说,只有通过阳光的照射,才能让他的脸色看起来不那么煞白。
下人们搬着圈椅放在北房的屋檐下,此时早上的太阳正好斜射过来,不冷不热。秦老爷拄着拐杖,在妻子杨氏的搀扶下,走出北房,颤颤巍巍坐在铺着软绵绵垫子的圈椅内。他将拐杖斜撑在地上,下巴正好轻轻地放在扶着拐杖的双手上,山羊胡子翘着。他眯着双眼,呆呆地望着院子里的风景,望着来来回回走动的人的步履,望着秦家几代人创下的家业,怅然若失。曾经风光的一切,曾经人来人往的热闹穿梭,都在他的清心寡欲下变得寂寞安静。院落里簇新的雕梁画栋已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有些陈旧,这个院子是他20岁结婚的时候,他的父亲专门给他盖的,不知不觉,他已在这个院子度过50年的岁月。如今的一切都像他这个垂垂老者,变得了无生趣。
下人们知道秦老爷喜欢清静,连走路都尽量不发出声响,整个院子沉默在一种肃穆中,只有远处的蝉鸣声在院子的上空回荡。
此后每天早上,下人们都会把圈椅搬出来放在北房的屋檐下,让秦老爷坐下来晒晒太阳,每次都是他觉得坐得有些累了,就会说:“回家吧!”下人便搀扶他进屋里躺下,再把圈椅收好。
龙武在横岭村呆了一段时间后,随着与王文栋的交流增多,他越来越意识到,一个人想要改变命运,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人,而是要通过自我抗争。他现在已经完全信赖王文栋了,把他讲的每句话都当成金科玉律,把他看成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
“我从老家出来,是因为我加入了当地的滩匪,后来我想回家看看,滩匪却一直跟着我,我爹和哥哥就把两个滩匪打死了,吓得我也不敢在村里待,就跑了出来。”龙武找机会和王文栋做了一次长聊,把内心的话和想法都和盘托出。
“为了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去抗争,这一点是对的,但你选错了方向,加错了组织。像滩匪,且不说名声不好听,仅靠打家劫舍,走梁山好汉揭杆起义,替天行道,凭义气行事的路子显然是走不通的。农会就是咱们的组织,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把受苦大众聚集起来,反压迫,反剥削。最终要农民自己当家作主。”王文栋说到激动处站了起来,挥舞着拳头。他说15岁在太原上学时在小瀛洲楼下听过中山先生“消除旧思想,建设新国家”的演讲,听到激动处手掌都拍红了,王文栋说对中山先生“必人人将旧有思想全行消除,换入一副崭新思想方能成功。即如政治革命、种族革命,皆系共和未成以前之名词。今民国成立,目的已达,须将此种旧思想扫除净尽,才可以谋建设”的话记忆犹为深刻。
“10多年前中山先生就提出要有新思想,建设新国家,咱们今天的农会,也有新的思想去引导,有像你我这样具有抗争精神的人去实施才能成功。”王文栋说:“现好如今河东大旱,像你们汾阴县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但现在政府还在逼迫老百姓缴纳公粮款,不顾农民死活。如果没有组织,没人反抗,农民只能任人宰割。”
“可是我得罪了滩匪,他们要是找我寻仇怎么办?”龙武有点担心。
“河东报上都登了文章,说是保安第二纵队派人前去剿匪大获全胜,彻底消灭了滩匪,所以说你也不用怕。我会再派一个人指导你,先回你们村,把农会建立起来,把农民团结起来,实现汾阴县农会零的突破。”王文栋说着叫过来一个人,介绍给龙武说:“他叫邓鸿君,去了后就说是你亲戚,你的工作就在他领导下开展,一切要听从他的安排。”
“你好,”邓鸿君伸出了手,龙武忙站起来,两手紧紧握住邓鸿君伸过来的手说:“我叫刘龙武,汾阴县临河村的。以后要好好教教我,我识字不多,但有一把子力气。爹是杀猪的,家境在村里算是殷实户。”
“你们俩尽快出发,现在正是各地催缴公粮款的时候,群众也好发动。”王文栋说。
龙武第二日就去找兰财主,告诉他说:“东家,老家捎来信,说我妈病了,让我回去看看,想告个假,去看看就回来。”
兰财主看了龙武手上的信,很短,问他是谁捎来的,龙武说一个路过的亲戚,要去曲沃县城,正好顺道。兰财主让他去账房领点盘缠回去,并告诫他说:“这里还扣你一个月的工钱,下次再结。另外不要和农会那帮家伙混在一块,他们不是什么好东西,净挑拨你们和东家的关系。”龙武点点头。
龙武和邓鸿君路上走了几天,在天擦黑的时候回到了临河村。
龙武向父亲介绍了邓鸿君,并告诉他此次回来他们是要成立农会,发动农民向政府抗争,免缴公粮款;向村里的财主抗争,获得自己的土地,不能再任由他们欺负。
老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蒲剧》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