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邪不压正(1/2)
我三婶的爸爸。
老爷子是个赤脚医生,我们那儿管这种叫游医,挎着药箱四处给人看病,收费也不高。他从年轻到老,一直做这个事,虽不说有多精湛的医术,但也帮十里八亲的人解除了许多病痛,算是个良医。
话说这老爷子年纪大了,家里人不太同意他出门了,怕走在路上摔倒了都没人知道,可是老爷子一辈子做惯了这个事,他不愿意闲下来,只要有人请,他都会挎上药箱,穿上他的黑色长大衣,带上绿色雷锋帽,不管走多么曲折陡峭的山路,都会上门去为人看病。
这一日,家里人出去地里劳动了,家里就剩老爷子一人,闲来无事他坐在摇椅里闭目养神。过了会儿,来了一个庄稼汉,神色慌张地请他去给自家老母亲看病。此人老爷子再熟悉不过,他也是他家的常客了,最多的时候,一连好几天住在他家为他母亲治病。他知道他那老母亲得的是绝症,治也治不好,再加上八几年的山区,经济,交通等一切条件相当艰苦,如果一个人得了绝症,那就等于是提前跟阎王爷预约好了,只等时日到了去他那里报到。老爷子每次去,也就是开一些镇痛的药,暂时缓解她的痛苦。见此人一脸愁苦,老爷子也不多说,进屋带上自己的装备就跟着出了门,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多。平常只要过了下午三点,家里人是绝不允许他出门的,因为只要他出门,就要耽搁好几个小时,山路又难走,他们不愿意他天黑还在路上。但此时老爷子管不了那么多,医者仁心,他见不了别人受苦自己却袖手旁观。
话不多说。二人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了庄稼汉的家里,只见他家里人都在家,并没有去田地里干活。要知道,那年头,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庄稼人从早到晚都在土里刨食,定是不会浪费大好光阴呆在家闲着的,除了那些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却不愿意干活的懒汉。见此情景,老爷子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看来,那老太太定是时日无多了。
没有过多寒暄,老爷子径直来到病人屋内,为老太太检查情况。只见躺在床上的老太太,紧紧闭着眼睛,脸色铁青,双目凹陷,瘦得只剩皮包骨,打着皱的嘴皮都快包不住牙齿了。只听她传来痛苦的呻吟。老爷子看了看她的脸色,把了脉,摇了摇头,起身来到外屋。他让庄稼汉把家里其他人都支走了,只留下他和他媳妇。老爷子边开药边说:“就在这两天了”。闻言,庄稼汉惊愕地睁大眼睛,随即又无奈地低下头,轻声说到:“叔,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老爷子摇摇头,说:“只是时间问题,再没有好起来的可能了。我开的药这给她吃下,至少能缓解一下她的疼痛,这种病,是很疼的,唉”!老爷子叹口气,从药箱里把药拿出来配好,让这庄稼汉拿给他母亲吃了,又对他媳妇说:“上次让你们准备的棺材怎么样了”?那媳妇听了点点说:“都置办齐了”。老爷子又说:“那就好,这两天你妈身边不要离人,不然到时候没人给她送终”。那媳妇点头表示知道了。老爷子又问刚给他母亲喂药回来的汉子说:“药吃了吗”?汉子点点头,说:“吃不下去,磨成粉好歹喂进去了,又吐出来了一半”。说到这里,堂堂七尺糙汉子当下抹起了眼泪。老爷子又叹口气,望了望已经滑下西山的太阳,收拾好自己的药箱,准备回家。这条路来回要走两个半个小时,刚来的时候已经用了一个多小时,又在这里耽搁了这一会儿,等下回家又是黑夜了。他婉拒了汉子一家人留他吃饭的请求,一是天色已晚他不想家里人担心,二是此情此景,他又怎么吃得下去饭。都是十里八乡熟识的人,就这病入膏肓的老太太,也是他自打年轻就认识的。那时候她刚得病就是他在治,中途几年,她儿子还带她去了省城大医院治疗,花了很多钱,但那些医生也说她是绝症,最多再活三五年,就让回家调理等时间。回了家,也一直是老爷子给她开药调养生息,有时候她觉得好的状态下,甚至还能下床给家里人做饭打扫卫生,这一养,就养了十多年。家里人甚至怀疑她并没得绝症,以为那些医生在信口雌黄。可是最近这两年,她说不行就不行了,倒下了床就再没爬起来过。老爷子自打她生病,就知道她绝无生还的可能,只是自己一直尝试用药帮她调理,帮她延缓时间,这一缓,就缓了十多年,直到她的身体的能量耗尽,到如今油尽灯枯。老爷子深知自己没办法跟阎王爷抢人,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老爷子叮嘱了那汉子几句,让他一定要时刻守在自己老母亲床边,若有什么,就来叫他。然后辞别那家人,踏上了回家的路。那汉子坚持要送他被他拒绝了,他知道那老太太最迟明晚最早今晚的事,让那汉子守着自己的母亲。老爷子一生救人无数,也送走了很多人,眼睁睁看着他们在自己面前闭上眼睛再也无法睁开。虽是无比难过和遗憾,但作为医生的他,知道生老病死乃人间常态,除了接受,别无他法。
天已经渐渐黑了,时值冬月,天气寒冷,老爷子把自己的大衣裹紧,走在那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上,丝毫不觉得怕。他也是风烛残年的岁数了,经历过国家最苦难的岁月,见证了多少生离死别和匪夷所思的人间乱象,可以说他自己本身就是一部社会浓缩史,所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百日诡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