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8章 建中二年(62)平时安西万里疆(1/2)
建中二年七月初九,廷议。
昨日,安西四镇北庭节度使遣使奉表自回鹘境内还朝,天宝战乱以来,西域鲜有消息,是吐蕃趁机占据河西之地故也。
“安西四镇、北庭皆忠义也。”朝上,望着自西域而来风尘仆仆的使者,皇帝心中感慨万千。
朝下使者临帝面而涕零,跪而再拜,奏道:“安西诸将士无不感念皇朝恩德,伏望陛下,早日发兵,收复河西!”
朝堂上回应他的,只有沉默。
目前,朝廷正在用兵河北,哪里还有余力去讨伐吐蕃?
“陛下,”率先出来回奏的,是宰相卢杞,“安西四镇节度使李元忠,身在长安万里之外,声问不达十余年,但忠心侍奉皇朝,比之河北三镇,晓明大义。臣请为李元忠加官进爵,以示朝廷厚爱忠臣之意。”
有了台阶,皇帝即刻会意,说道:“卢卿所言,朕正有此意。——那便加封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赐爵宁塞郡王。”
一时山呼万岁,使者已经明白了朝廷的意思,唯有谢恩。
“陛下,”又一声铿锵明亮的,是舒王李谊。“臣自河北还朝,有事禀奏。”
李谊是六月二十自长安往河北的,到今日回朝,大约过了二十日,除去往来,在河北逗留了应有四五日。
“平卢节度使李正己现在病中,其子李纳擅领军务,田悦多次派遣使者往来,臣恐对成德之事不利。”
李谊话音刚落,朝上便立刻议论纷纷。才来了一个李惟岳,这会儿还没消停,便又来了一个李纳,不知陛下允他世袭否?
“陛下,”此时进言的是礼部尚书,“上月,永乐长公主下嫁魏博,是陛下不欲违背先帝之故。今魏博不仅与成德暗中通气,更与平卢私相往来,长公主受罪矣。”
“陛下,不若就此罢兵,以免事态扩张,越发地不可收拾啊。”
“河西之地不可收,河北强藩不能治,不知我大唐要忍气吞声到何时?”
主战主和两派倏地又吵成一片,着实令人头疼。
“太子以为如何?”
忽的被点名,李诵从一片争吵中回过神来,此时朝上又安静了下来,都听太子言道:“河北专横已十年有余,若不治,四海只觉得朝廷姑息纵容,有损天威。”
“舒王也同此议?”
“河北之乱十年有余,河西孤忠亦十年有余,臣以为,应外交回鹘,保安西与西域之商路畅通,西域安则财源进,河北就不难治。”
说到回鹘,皇帝的脸色倏地阴沉下来,是想到了早年陕州之耻的不堪。
“若平卢拒不服从,哪方节度使可以辖制?”听完太子和舒王的奏议,皇帝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问道。
“臣以为,河东节度使马燧可以一用。”兵部侍郎答道。
“拟旨,诏马燧即日入朝。诸卿有河北动向者,可率先陈奏。”
于是退朝。
朝后,李诵和李谊被皇帝留在了含元殿。在诸子中,李诵和李谊最为年长,这也是为何除太子之外他最重用李谊的原因。
留他们不为别的,是对今日朝会的总结。
“安西、北庭的事,你们今日也都看到了。二十年之内,是拿不回河西了。”皇帝遗憾地说道,望向他们的眼神中是满满的期许。
未来是他们的。
“先帝虽是姑息之策,但十几年来已是百废俱兴,只要拿下河北,国朝会有余力收复河西的。”李诵向父亲言道。这是一个相当美好的愿景。
“你们兄弟政见不无不同,往后,”他这里的停顿意味深长,“多的是你们相互扶持的时候。”
二人皆言了是,不敢多作声。
看他们的样子,皇帝心中了然,也不多指教,又问李诵道:“太子妃如何了?”
李诵微怔,消息还是传到了他这里,真够快的。
“你也不必想着瞒我,”见他默然,他这个当父亲的早就猜到了他的心思,“这样大的事,你还想瞒我和你母亲?太子妃的事可不只是你东宫的事。”
李诵知道再也瞒不下,只好认了,言道:“我是怕爹爹和母亲担心,徒劳无益。”
“皇嫂怎么了?”李谊刚回朝,不知宫里又出了什么动静,问道。
李诵侧首,瞥了他一眼,看上去当真是清白无暇,却没有答他的话。
“耍性子贪玩儿,消月了。”见李诵的脸色暗沉着,皇帝替他答道。这样的事,对他们这对年轻夫妻打击不小。
“竟有这样的事?”李谊蹙起了眉,惊惑着。
“阿言年轻不知事,我以后会好好看着她的。”
“早些回去陪着吧,”他提这事儿可不是想听自责的话,只是做父母长辈的,关心一下罢了,“不必整日想着朝政的事,陪她好好散散心。”
“是。”李诵低着头,恭敬着,然后目送父亲回宫了。
“皇兄。”
李诵正欲提步回去,被李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顺宗和萧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