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民俗学基础总结版 > 第9章 中国民学发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章 中国民学发展(2/2)

目录
好书推荐:

学中国化:

所谓的“民族学中国化”,是指将外来的民族学理论和方法转化为能够在中国应用,并发展成为有本 土内容的学问的过程。民族学中国化的内涵有四:一是研究对象的中国化;二是研究方法的中国化;三是 研究理论的中国化;四是研究应用的中国化。

3.中国民族学理论的引进:

中国现代民族学是从西方引进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近代以来, 引进西方民族学理论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出国留学,学成归国后著述讲学,传播西方民族学的理论 与方法,第二种是翻译西方民族学著作。

4.民族学中国化的实践

1开展广泛的田野调查;

自 20 世纪 20 年代末开始,陆续对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进行民族学田野调查;抗日战争爆发后,

许多民族学研究和教学机构转移到西部,他们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大量田野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50 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2努力开拓民族学应用途径;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建设大后方,一些民族学家提倡建立与边疆政治相结合的专门学问——边政学;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民族现实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民族学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更是紧密地与党和 政府的民族工作结合到一起;80 年代后,中国民族学家强调民族学应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进行了少 数民族地区区域资源开发、人口发展、地区教育等问题的调查研究。

大力培养民族学人才、建立民族学相关院系、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出版民族学文章著作,建立民族 学学科理论和方法范式,翻译介绍国外民族理论、著作。

5.中国民族学的学科特点:

1重视历史资料的运用: 中国民族学历史化的研究取向的原因在于:中国史料丰富,各民族历史悠久,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等。 2自观与他观相结合的调查研究

3本土化的情结 长期以来民族学西方话语权占支配地位,亟需中国化的民族学家、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不想错过《民俗学基础总结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