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五章 折纸(3/4)
好书推荐:
廷。”
“为什么要看炼钢与开采石炭?”“铁产量少,臣现在未看,不能判断,但很可能不能完全将铁矿石的铁冶炼出,炼出的铁杂质又多。至于钢,钢与铁是不同性质的物质,好的钢是含碳量是不超过百分之二的铁碳合金。”“炭?”“是石字旁的碳,不是民间所说的炭,有了它,才能增加钢铁的强度,因此唐朝的陌刀一刀下去能将战马劈成两半。如果加入另外一些元素,又不易生锈,只是那种钢强度不是很高。再换成另外不同元素,又可以使强度增加,有抗腐蚀性,韧性。”宋九道。实际借助宋朝的一些工艺,某种理论上可以实现在钢里面添加炭、铬、锰、钼、硅、钨。这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必须是朝廷提供研发资金与人手,个人无法承担这么庞大的研发成本。其次虽理论上能研究出各种类型的钢材,能不能量产是一回事,成本多少又是一回事。后面的一些合金钢除了开阔思维外,在这时代无法实现过关的技术,实际用途也不是很大,重要的仍然是铁碳合金钢,而且他学过的许多理论知识也忘记了,记得不全,又是将后世的现代工艺往现在的原始工艺上套,会十分地困难。不在其位,不谋其事。若非沙洲上种种建筑未无所谓,重点只有一句话,钢与铁是不同性质的物质,其他的解释了,赵匡义也听不懂。“物格?”“这个小道学就是研究这些东西。”“若你能实现增加一百万斤铁,本官以后就为你这个小道学正名。”赵匡义乐道,又说:“宋九,将诏书重改,本官没那权利,不过我会向皇兄禀报,想来不难。但此行你下去后一定要注意一件事,从河中挑选几个勇力之人做侍从。”“侍卫?”“侍从,什么侍卫!朝廷也会派两个兵士保护你的安全,可国家必须有规矩,侍卫人数随着官员品级而定,然而下面的事会有些复杂。陛下下诏给你巡检之权,就是想便于你做一个全面了解。但会让下面的人产生误会,以为你去是干什么的。若你再年长几岁,官职稍高一点,下去虽有麻烦,不会很大。现在你还不行”“二大王说下面诸坑会有贪墨情况?为什么不处理?对了,水至清无鱼。”“什么水至清无鱼!不是你想的那样,总之,若是你够聪明,下去看了就能看明白,若不够聪明,也不要过问,想出一个办法才是你主要的事。如果你下去轻重不分,弄出这句话有两层深义,可惜宋九未听出来。他将宋九带到三司,直到另一个人出了宋九杂七杂八的事,李崇矩看到宋九始终严肃不起什么石炭(煤),说什么钢。难道这个物格学如此之神奇?但未追问,怕失望,也怕将宋九逼急。两位大大佬带着宋九进入三司盐铁司部,三司分盐铁、度支与户部,盐铁是三司之首,掌七案,兵、胄、商税、都盐、茶、铁、设,铁案又分金、银、铜、铁、朱砂、白矾、绿矾、石炭、锡、鼓铸。宋朝所有的家底子七成都在这个盐铁部。宋九要看的资料是在盐铁司的铁案部司里。有许多官吏在忙碌,十之八九看到赵匡义与李崇矩不定会有几人进入这里担任小吏。另外还有许多打下杂的,甚至偶尔有一两小黄门来回传达消息。宋九略有些好奇地看着。赵匡义与李崇矩也在看他,好奇是注定了,换任何平常人到了这等国家中枢机构,都会有些好奇,他们是看宋九表情,若象刘姥姥一般,那么一辈子出息也就那么一回事。这就是两个字,气度!他们想得太神奇,也不过就是宋九前世的一个商务楼,档次稍高的商务楼罢了。宋九表情好奇,但很淡定,淡定得几乎让赵匡义与李崇矩感到蛋都疼了,不由微笑,这小子虽胸无大志,胆子却是贼大。带到铁案部,李崇矩让小吏将相当的铁与石炭存档一起搬来。宋九伏在资料里看。若不是学了一年之乎者也的古文,看这些资料也会头痛的,繁写字不提,并且是竖写,又没有标点符号,更没有阿拉伯数字,看久了会让人头晕的。宋九细心地翻看,是真看。不然怎么办?赵匡义与李崇矩没有打扰他,李崇矩吩咐人端上来一杯茶,放在宋九边上。宋九看得入神,随意就端起来喝了。铁案里的官员与小吏见他无礼,皆有些不悦,若非两个大佬在此,他们能立即将宋九轰出。宋九翻看,宋朝此时统治着北方,诸铁坑也在北方,主要分成三处,第一处是兖州莱芜一带,十八个治所,也就是十八处铁矿产区,按道理数量不少了,可是产铁年十八处铁矿一年不足五十万斤,一个铁矿年产铁十五六吨!好大的产量,难怪一听自己要四十万斤铁,赵匡义急了。看看这产量,能不急吗?其次是徐州一带,更少。主要是在河北路邢、相、磁一带的诸治,占据着全国产铁量一半以上。还有余下的一些零碎小矿。同时又发现赵匡义说一年产铁不足两百万斤的说法是不对的。这个两百万斤是课铁量,也就是朝廷诸坑上交的铁数量,中间必然有一部分流失到民间。还有一些私人的铁坑,可是数量更可怜。可能李铁匠买来打造滑轮组的铁,就是这些流失的私铁与私人铁坑铁。但总产量不会超过四百万斤。有选择性的看,有的看得细,有的不相关,一翻而过。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品富贵》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