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 东北大酱(1/1)
明熙把每个品种都买了一点,标记好名字,回去品尝一下,看都是什么口味的,哪种口感好吃。这些个蓝莓品种都是经过后天人工培育的,纯野生的蓝莓也叫都市。这个季节是下不来的。而且纯野生的,口感酸涩, 吃的也不适口。果摊同时也卖蓝莓汁儿,蓝莓干儿等蓝莓加工成品。
路过水果区后面就是蔬菜区,主卖的就是现在上市的各种野菜和家里常吃的蔬菜。野菜就有20多种,琳琅满目,品种齐全;价位从10元到30元不等。见过的,没见过的,新鲜的,即食的,野生的,人工种植的都有。逛市场长知识啊。从这里认识了很多种自己不认识的野菜。
东北蔬菜区还有一个大的品类叫做蘸酱菜儿。大部分的野菜都可蘸酱吃。种植的有大萝卜,大白菜心,水萝卜,萝卜头,白菜苗,萝卜苗,香菜,臭菜,苦菊,油麦菜,生菜,黄瓜,香葱,大葱,青蒜,毛葱苗,尖椒,麻辣椒。东北人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蘸酱吃的,像芹菜芯儿,韭菜,嫩姜牙,冻白菜,酸菜心儿,生茄子。只有你想象不到的,没有东北人蘸酱吃不了的。南吃鳖,北吃蟹,东北大酱蘸世界。
东北还有一种非常出名的咸菜,叫酱缸咸菜。用白色棉布缝制小布袋,在布袋中可以放用盐杀好水的黄瓜,芹菜根儿,芹菜叶,萝卜梗儿,萝卜片儿,姜块儿,姜豆角,片豆角,辣椒,小土豆儿等,然后放入酱缸内。大碴粥就酱咸菜,东北人的最爱。很多东北名菜都跟东北大酱有关系: 鲶鱼炖茄子,酱茄子,酱豆腐,酱河鱼,东北乱炖,一锅出(烀苞米茄子土豆儿加蒸的鸡蛋焖子),这些菜里面都要加入东北大酱作为辅料。
吃东北蘸酱菜,有两样是它的灵魂不可缺少的,一个是葱,一个是东北家下大酱。外地人一般的都吃不惯,觉得东北大酱有股臭脚丫子味儿,但东北人都特别爱吃,越吃越香,顿顿离不了。 像臭豆腐,爱吃的贼爱吃,不爱吃的闻不了。东北人直接就吃生大酱 ,也有的做成鸡蛋焖子或者炸成鸡蛋酱。
大酱是东北的传统美食,东北大酱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靺鞨人就种豆制酱。在清宫御膳食中,常常要备有一碟生酱和蘸酱菜。发展出“四大酱菜”,有“炒黄瓜酱、榛子酱、豌豆酱、胡萝卜酱”。清宫在顺治十年(1653年)建立了酒醋房,设酱匠16名,专门制作宫中所用的清酱、面酱、豆酱、酱豆豉、酱黄瓜、酱茄子、酱萝卜、酱瓜条、酱冬瓜、酱糖蒜、酱紫姜、酱莴笋、酱苤蓝、酱包瓜等各种酱和小菜。
过去东北烀酱下酱都是有日子的,农历的2月18或28烀酱,4月18或28下酱,现在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做酱先挑豆儿,把杂质,破豆,霉豆,带虫眼的豆子都挑出去,然后把黄豆洗净 。把黄豆用锅煮熟,用搅碎机搅碎,摔成长方体酱块,放到阳光下晒,把每个面表面都晒干。用报纸包好,用高粱杆儿把酱块儿捆好挂在房梁上(过去的房顶都是不掉棚的,现在可以放在高点儿的柜子顶等地方儿,但是底下和中间要用东西隔开,保证四面要透风)。要放到温暖的地方,只有温度好,酱块儿才会发酵。
酱块儿发酵好以后,有好多绿色的毛,把上面的毛都刷洗干净晒干,就可以下酱了。把晒好的酱掰成小块放入酱缸内,再加入煮沸晾凉的盐水,十斤酱,3斤3两的盐。特别注意:酱缸内千万不能掉入生水和油,否则里边儿就会长白白的条状动物了(懂的都懂)。酱缸要放在室外太阳下,酱才会发。缸上边蒙一块白布,四角用稍重点儿的东西坠好,防止白布被风刮起,掉进去杂物灰尘等。最后需要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嵌了一块方形木块)每天打耙,把浮沫子撇出来丢掉,每天打耙,酱会变的越来越细。天天日晒打耙,酱缸会慢慢发酵,经过大约一个多月,酱色深红,即可食用。虽然用的原料都是相同的,黄豆,水,盐,不同的人下的酱的味道也不一样,百人百味。大酱制作简单又能保存很长时间,没有科技与狠活儿,吃着也放心 ,是一年四季常用的佐料。
东北家下大酱用黄豆为主原料,可以为人体补充植物蛋白。大豆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还被人们称之为‘长在田里的肉食’。大豆不仅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也是具有很多功效的食物。特别是大豆富含不会增加胆固醇的植物蛋白,有动脉硬化、心脏病的人也可以大胆食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以大米为主食的人缺乏赖氨酸,而大酱正好富含赖氨酸,因此食用大酱可以均衡饮食结构。另外,中含有的脂肪成分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所以胆固醇含量很低。可以防止亚麻酸等胆固醇堆积在体内,具有可以提高血液循环的作用。
不想错过《21世纪的田园生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