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 小镇的文化空间(1/2)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又是一个烟花三月,时间飞快,日子总是在大大小小的波澜后归于平静,再努力走入原本的步调中。
姜呦呦重新拾起,闲时不是看书就是做漆器,总是扑在操作台上,以至于每次有陌生人拜访,进门看到她时都会问,“你们老板在吗?”
有时她一眼辨出是做推销的,便阖下眼皮,“她去上海了。”
新租下来做培训和体验馆的房间总是欢声笑语,隔着两道玻璃门,她有时听到崔毅他们讲课,边听边笑。但偶尔听到什么“手艺有七重境界”这类的理论,把手艺人分为奴、徒、工、匠……直至圣什么的,她听着十分刺耳,就会立刻把人叫过来。
“干吗说这么严肃的话?”
崔毅不明所以,“哪句话严肃了?哦,是不该说‘奴’这种字对吧?”
“是,不只这个。”姜呦呦摇头,“不需要把手艺人分这么多的等级嘛!人一辈子处处被定级,已经够累的了。漆艺好歹也是艺术呢,艺术就是不拘一格才有意思。”
每当这个时候,下属们就会感受到老板的较真。平常大家在一起自在随性,她好像什么玩笑都接得住,内心强大的很。但该严肃的时候,她从不会抖机灵或嬉皮笑脸。
天气好的时候她也会出去溜达,天气一暖,县城的游客多了起来。以往人们只是在扬江或周边古镇游玩,如今通过网上大小博主们发的风光大片,也都要来此一游,荷花池周边站满了人。
当然也是因为,其他的地方还在建,也只有荷花池可以一游。
姜呦呦喜欢这热气腾腾的景象,只是网上的图片都p得过假,跟瑶池仙境似的,就怕游人来了失望。不过她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多虑了,那些女孩,穿着不知哪个朝代的古装,盘着漂亮的古代美女发髻,带着打光板、无人机、高板凳,还有摸爬滚打找最佳角度的摄影师,在有限的资源里拍到好看的照片,然后发到网上,再让一波又一波的人来。
反正现在是沉浸在照片里的人多,真正享受美景的人少,拍完照,发完社交圈就算完成了一项超短期任务,好像也无需有负罪感。
这天,姜呦呦又看到那只小猫了,它飞奔到她脚边,像是遇到熟人一样蹭她的鞋子,她与它相视也不再躲闪,只朝着她喵呜喵呜地叫。
“哇,那边有喵喵!咪咪,来这边,这边……”
很快,小猫被一个古装美女勾走了,成为她美照里的生动道具。姜呦呦又看了一会儿春色,再看看时间,转身往县政府走去。今天劳动保障局有个领导找她谈事情。
“姜总,来来,坐。你可真准时啊!”
就业服务中心的简主任看到她喜笑颜开,像是在迎财神爷,她为姜呦呦泡了一杯袋泡红茶,简短地寒暄了几句,便直入正题。
说是主任,不过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女人,说话也比较爽快,“我听人说,姜总不喜欢弯弯绕绕的,那我就直说了。是这样,我前段时间去邻市考察,发现他们乡镇搞的那个图书馆不错,不只是我们概念里的图书馆,等于是县里文化宣传的一个据点,解决向下的乡村教育和成人就业问题。”
图书馆,教育……
姜呦呦听得一头雾水。
简主任便笑着说,“乍一说你可能有点糊涂,我给你详细说下,我们就是想搞一个扎根在金林镇的综合文化空间,这也是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正值县镇都在建设嘛,是个好机会。”
简主任说,这个“综合文化空间”计划由政府和民间组织协力合作,劳动保障局、文化局和妇联都有参与,民间部分,会有书店、心理咨询中心和文化类企业协助。
书店的服务内容是多样的,到时还会有讲座、课外研学、青少年心里疏导和就业指导等等,金林镇的漆器名扬在外,如果可以合作的话,将作为空间的研学项目进行学习、培训,既能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也能让更多的人有一技傍身。
“当然,还只是一个试点,道险阻长啊,需要社会力量的鼎力协助才行。”
姜呦呦这次听明白了。
简主任又说:“这个想法的最初,是想解决乡镇青年再就业的问题,但做着做着,又成了教育项目了,所以我们一商量,就干脆弄个综合的,本来教育和技艺也不分家。”
姜呦呦问:“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因为这是个公益项目,民间组织出人、出力、出物都是自愿,是没有报酬的。”
“这没有问题。”
“你不多考虑一下吗?”简主任习惯了在谈话中拉扯,对方这么痛快倒显得不适应了。她把这次项目的工作计划简章给她,“你看看具体条款,也随时可以提意见。回头还会有协议,你都看了回复我也不迟。”
“好的。”
离开政府大院时,简主任送她到大门口,主任突然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恨不得将盘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扯下来,“姜总,我看过你的资料,我才比你大两岁,但打扮就比你老气多了。”
姜呦呦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躺平症候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