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2章 你会失望吗?(2/3)
了,姜呦呦说:“等我找到满意的院子,我告诉你地址。”
“好,等你的新万华。”
“去看大伯和婶子吗?”
“不去了,该还的你已经替我还了。”罗欣玲轻轻摇头,说:“明天一早去郊外看看你爸爸,我们母女再说说话,下午我就走了。”
***
“不用送我。”
罗欣玲把国外的住址和艺术馆的地址都给了她,然后说:“如果送到高铁站,或者送到上海机场,等我们走了,你回来的路上会更难受。”
她给女儿留下的,是一些线稿、一些国外客户的资料,还有一件漆器。
那是万华当年唯一拥有的古董,乾隆时期的一个如意头式剔红漆盒,一个印尼华侨祖辈传下来的,姜园从拍卖会上买回来,奉为镇厂之宝。后来,二叔偷偷卖给国外客人,罗欣玲和丈替又托工艺美术室的老板托关系辗转买回来。
这个小小的盒子就像很多文物的命运,几经岁月流转,见过数不清的主人与世间风景。据妈妈说,这个盒子过海关时颇费了一些周折,终于还是安全回到了万华的手中。
后来,姜呦呦把它存放到扬江一家银行的保险箱里,不再示人,只觉它就像金钱一样是流动之物,落在坏人眼里尽是灾祸是非,说不定还会造成新一波的颠沛流离。这是她想到的最好的保管方法了。
妈妈离开的那天傍晚,周千文连夜驾车来找她,一进门就先责怪,“阿姨回来也不告诉我?”
姜呦呦斜乜了他一眼,“她不是也找你了吗?装什么未知?”
“哦,是,想诈唬你一下都不行。不过她要是不找我,你是真不打算告诉我啊?”
周千文走过来抱了她一下,吻了吻她的头发。两人一起走进屋里,周千文见茶几上摊着的大摞线稿,还有她不知从哪里拿回来的卖房的宣传单,问,“还在找厂院呢?”
说完,自己去倒了热水,咕嘟咕嘟喝完了,心驰神往地说:“阿姨真酷。她说接下来要和老公四处旅行,你不觉得,她比我们提早一步行万里路了吗?”
“怎么?年轻人能四处跑着呜啦呜啦喊梦想,妈妈们就没梦啊?”
“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们也不用那么紧张……”周千文拉着她坐到沙发上,一手压住那些宣传单,“如果太急着想买院子就会饥不择食,慢慢找,也许最好的会不经意地出现呢?”
姜呦呦本能地想反驳,转念一想,笑了,“也对。”
是因为人人都说要有“产”,说住宅也好、工厂也好,一定要在某个本本上印上自己的名字才安心,说得多了,她就着急了。她本来并没那么急。大概是六七年前的现在吧,她的梦想还是攒点小钱四处流浪呢!
这几个月,周千文和她去了好多地方,半旅行半取经,回来后她琢磨出了收费的短期体验班,就像很多陶艺和手工制作班一样,不过课程制定得更详细,学员回头率在五成以上。
此外,还有免费的漆器工艺讲解与艺术品鉴赏班,经常在学校、民俗博物馆、文化馆或一些单位授课,有时,公园一隅也能举办一次课程。
因为与各地残联和妇联的愉快合作,姜呦呦终于把“全国助残模范单位”的牌子又挂上了。挂上的那天,她特意拍了张照片给宋炜发过去,配上文字:这次,你没有机会再踩了!
这几个月,他们也看了好多地方的房子,没有一处能让她有一见如故的惊呼。她想得还是简单了,想在金林镇或县城拥有个小院子,能种上夹竹桃和很多的花花草草,那张大木桌最终没运到上海,她仍想摆到新院子里。
但她连扬江市的仿古店铺都找了几家,不是房子或地点不满意,就是价钱攀不起。
这个执念是该放放了,周千文说的对,万一哪天,无意中就能遇到某个地方,她一眼钟情,哇,就是这里!
“好,这几天不再纠结房子的事。”
周千文把她揽到怀里,“想妈妈吗?”
姜呦呦玩弄着他卫衣连帽上垂下来的两根抽绳,说:“想,但是见一面,心情松弛下来了,看她幸福我就开心。”
“我以前对妈妈们真是了解不够,现在越来越觉得她们挺牛的。你看我妈,倒是没什么宏大的理想,可是做事敢作敢当,很有主意。”
“呦!悟了不少东西啊?”姜呦呦侧身离开他一些,讥诮地笑,“不过话说回来,我妈为什么对你这么信任呢?也是,她看男人的眼光不咋地,现在是好了点……”
“什么意思啊?”周千文不乐意了,“哪有你这样说自己妈妈……和爸爸的?不对,你一次骂了三个人啊你,我哪儿不好了?”
姜呦呦故意拧紧眉心思考半天,的确也说不出什么不好。毕竟,这男人在钱上还是挺大方的,古人不是有云:钱在哪里爱在哪里嘛!
“呦呦,我的债也还完了,我老家那边安顿得好好的,你放心。”周千文又把她拽回去,让他窝在自己的肩膀,“谢谢你和阿姨的成全,如果你当时执意不愿帮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躺平症候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