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章 谁是谁的算盘(1/2)
店铺运营一个月,净利润1850块。
工资一开,材料一添,账面上就没啥钱了,姜呦呦看财务发过来的明细,越看越心烦,干脆眼不见为净,去车间监工去了。
第一批茶杯茶托和漆碗已髹过三十道漆,加上之前做底胎灰的漆,眨眼间一个半月过去了。每天能髹一次,放在窨房里荫干,再髹,一道一道,要髹够15毫米厚至少要三个月,之后才能在上面进行浮雕。
日子在漆工手中机械又反复的动作中流逝,但这样的重复是充满希望的。姜呦呦一有空就在车间泡着,打下手,端茶倒水,静静地看漆器在师傅们手里一天天变好看。
大家开玩笑地说,“当老板的坐办公室动嘴皮就好啦!”
姜呦呦就说,“谁说的?老板就是为员工服务的。”
“那老板也要威严的咧!”
“遇事不怕事,有勇有谋才是威严吧?”
有时姜呦呦也觉得,当老板就是人人都爱做的一场美梦,尤其在创业初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和对自己不那么准确的判断,坚信自己能做个不同寻常的好老板,因此也产生不少糊涂账。
但这样的发昏一生难得,是惊鸿一瞥的初心,因为梦碎得速度太快了。现在想想,周千文也在梦里很久了,两年多青春的挥霍,还养了几个同他一起赖床的人。这人用是没啥用,但也讨厌不起来。
吴克俭和朱学藏又在往窨房里送髹好的漆器,一层层小心搁置好,吴克俭关上门,将窨房温度设置成25°C、湿度80%,回头看着姜呦呦笑了。
“老板,是不是最近网店效益不行啊?你必须看看漆器才能有干劲儿?”
“有钱,有钱。工资少不了你的。”
“越小的材料越要抠价格。”吴克俭坚信自己猜的没错,“你要不要去找找其它家,肯定有更便宜的。行,你待着,我干活去了啊!”
姜呦呦盯着窨房里一排排红色的漆器发呆,仿佛那里有怎么赚钱的答案。做生意真不容易,不管什么问题只要一落到实处,父母原来教她的那些生意经都用不上,书上的理论更用不上。
罗珊怯生生走到她身后,似乎很自责,“老板,我再换个方式做做,可能是我太一本正经了,现在很多直播都撒欢子发疯……”
“不是你的问题啦,不用总往自己身上扛。”姜呦呦看她总是道歉,不由地有点烦躁,“不过你想用什么方式都可以尝试,你是专业的,不用问我。”
“那咱有没有成品让我用用?我介绍贝壳螺钿条和小工具的时候,有成品对照着说会更清楚,而且也能为将来卖漆器做个铺垫,要不买家以为我们只卖原材料呢。”
“没……有……”
放眼望去,整个万华唯一的成品只有她从上海带回来的剔红笔筒了。那个笔筒是她的第一个雕漆作品,漆干不匀,漆面不好,刀刻过度,图案瘦骨嶙峋,刀锋要么不圆滑、要么高低不平,线条粗细疏密没什么层次……
如果说瓷器“开片”是打破规则之美,漆器“百年断纹”是岁月的加持,那这个笔筒是把规则打粉碎不说、岁月还给它加了几处脏污。这件漆器唬唬不懂行的还行,用来展示的话只能帮倒忙。
姜呦呦不好意思地笑笑,“再等等,再等等……”
找材料厂家并不难,难的是货既要好又要便宜,1699上找了半天,联系了好几家寄样品,但对方一听说定货量少价格死活打不下来。
罗珊苦口婆心地去磨价格,有的总算磨下来了,发过来的货退货率又极高。都是些几十块的订单,一退货更没得赚,两人又折腾了大半个月,店铺利润还是少的可怜。
正在义乌考察市场的宋招凤得知姜呦呦的困扰后,拍胸脯保证“包在我身上啊!”
他很有把握,“你说的对,越是这种几块几毛的小东西越要抠价格,这边的大老板都是这样干的,一分一厘都要计较。我给你找货源,不过要等我几天。”
几天后,宋招凤的货源信息没有等来,却等来了周千文,他带来了宋招凤在义乌被骗的消息。
姜呦呦一头雾水,“去考察个市场还能被骗?他被骗啥了?”
严格说来,宋招凤不算被骗,是他想去接近富婆未遂,白白损失了7800块。他去义乌没两天就偷偷报了一个课程,是做直播带货和SNS平台运作的培训,他的目标人物是培训机构的老板、号称“义乌商贸城工艺品西施”的颜如鱼。
颜如鱼的人设是大厂裸辞,赴意深造,回国后来义乌创业,两年实财富自由;她资源丰富人脉广,与各大叫得上名字的头部主播博主关系甚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漂亮且未婚。
宋招凤在心里噼里啪啦打了两天算盘,心想就算泡不到颜如鱼,能学点电商和自媒体经验也不亏,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精神一跺脚就报了班。七窍迷了一窍,那一刻他丝毫没考虑接下来的网络贷款要怎么还。
周千文边往车间走边骂,“我就说他怎么突然励志了,说义乌几个区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躺平症候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