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9章 在佛寺里偷吃烧鸡,被清冷少年逮个正着(1/1)
王氏的脸皮无力的向下耷,褶皱不堪,看起来刻薄又冷清,猛的哼了一声。
刘氏赶紧催促姜若若和袁不悔。
“若若,不悔。你们就当是,随娘一起去与不妄祈福,求菩萨保佑,愿不妄早日从军中归来。”
姜若若确实不想去寺庙拜什么佛,那寺庙远得很,她这几日也堪堪因着抓了不少蚌壳,又逢秋收,吃上了几顿饱饭,哪里还会想去爬山消耗自个儿。
但刘氏说得真切诚恳,又有方才的约法三章,姜若若便暂时放下成见,随着一同去拜佛就是。
她来这里有小半个月的日子,一直都在村子里逛,还没出过远门,这一回就当是出去瞧瞧,这个时代到底是什么样子。哪怕,只是窥探到这个时代极小的一个角落。
袁家众人挑担子的挑着,背背篓的背着,声势浩大的出了村子。
不少村里的人瞧见,都忍不住的艳羡。
又有人跟王氏搭话,“袁福桂家的婶子,你们家今年收成不错啊。”
每每至此,王氏便挺直了身板抬起胸脯,自豪的说道:“那是,我家几个儿子种地都是一把好手,哪一年收成不好?”
随后也不等其他人问,继续说道:“我家孙子开宇明年也要参加科举,必然一考就中。”
“袁福桂家的婶子,你命好啊。”
袁福桂便是王氏的丈夫的名讳。
路过的人,无一不投来羡慕的目光。
姜若若背着一个不是很重的小背篓,在一家子大队伍中,并不算特别突出,也仅仅只能撇嘴来表示心中的不痛快。
整整走了一个上午,一行人才走到寺庙的庙门。
这座庙叫做磨盘寺,听闻第一任方丈带着一个小沙弥,在空无一物的山顶,用了一方磨盘每日碾米做吃食,师徒二人砍了周围的树木,打地桩,做房梁,盖起来这里的第一间庙宇在此修行。因此以磨盘寺得名。
那也是好几百年的事儿了。
现在磨盘寺的和尚不少,香火兴旺。方圆十里内的只有这样一座寺庙,善男信女们时常来这里烧香烛纸钱祈愿拜佛。
王氏才来这里,便有小沙弥上前居士前居士后的叫着王氏,又领了一众人去寺庙后方,让众人把担子,背篓放在这里,说是等其他僧众把这些贡品腾出来。
姜若若早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又在出来的时候,不小心看到王氏把小沙弥拉到一边,打开半旧的汗巾,从里头拿出一粒鸽子蛋大小的银子塞进小沙弥的手里。
姜若若更是心中腹诽个不停。
她上辈子做簪子,经常跟金银铜铁打交道,这样一粒银子,少则也有一钱。
王氏出手着实阔绰。连小沙弥都能随意打赏一钱银子。
那小沙弥显然也不是第一回收香客打赏的钱。
拿了银子之后双手合十念经感谢王氏的慷慨。
姜若若攥紧拳头,小声嘀咕,“王氏给菩萨的贡品丰盛,连打赏小沙弥都出手阔绰。却连一只鸡蛋都不愿意借。娘在她那儿帮了好几天的忙,也才只得了一日两餐。最后一天还因着偷钱争执的事儿,王氏竟连娘的晚饭都省了。”
“老虔婆。”
姜若若嘴里愤愤的挤出这三个字。
心里腹诽了好一阵,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又饿了。
这些天虽然能吃上饱饭,又有蚌壳肉。但终究还是没多少油水。
一大清早的又出门爬了一上午的山,自然也饿了。
她先头看到王氏给菩萨准备的贡品里,有烧鸡烧鹅。
姜若若心里想着便止不住的流口水。
菩萨的伙食比他们这等普通凡人更好。磨盘寺里的香火如此旺盛,菩萨总不至于为了一两只烧鸡烧鹅,小心眼的针对她这样一个贫民家的妇人。
姜若若也不再关注王氏,寻了一处幽静的偏殿,看到那处偏殿的案几上供奉了一整只的烧鸡,直接进去,关上门开始大快朵颐。
案几上不止有烧鸡,还有牛肉,糖果点心。
姜若若也不管卫生与否,拿了一个烧鸡往嘴里送。
久违的肉香味儿再一次充斥口腔,她觉得现在她能吃得下一头牛。
这才一只烧鸡而已,小意思。
姜若若才啃了几口,就听到门口处传来声音,心里纳闷,她已经想方设法找了庙里极为偏僻的一处偏殿,没成想这处偏殿竟然都有人来。
赶忙寻了个地方躲起来,手里还不忘拿着烧鸡再啃上一口。
她就躲在案几下面,案几上海盖了一层桌布,正好挡住案几下的空隙。
姜若若听到门推开的声音,又透过桌布上的破洞,看到来人驻足在佛像前好一会儿,随后朝着佛像走过来。
姜若若顿时心
不想错过《穿书农门媳:致富从一亩薄田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