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楔子(3/3)
同意再次兵还北平,而私底下却又在想其他的办法度过难关,他可不想把这场战争的时间再拖延下去,那样只会让自己更被动,然而手底下那些将领都号称是关、张之辈,却有哪一个知道他的苦境。
军帐外的炎日丝毫没有任何消褪的迹象,烘烤得大地上流金砾石,热死者已不下数百。
朱棣心中又急又忧,急得是想早日登上龙位,忧的是如今粮草不济,兵马战斗力大减,又碰上高温不断,停军不前,建文帝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重整旗鼓,援师也可逐渐汇融,时日拖得越久,于己则越是不利。
“看样子这天气一时间是凉不下来了,本王担心那帮逆贼会借此机会重新部署兵力,反扑过来。”
将军张玉道:“王爷,尽可放心,各地勤王之师虽说将相继抵达,但我军自北平出征以来,军纪严明,不曾扰民一牲一畜,已得民心,且又士气高昂,而逆军军心涣散,但凡所到之处,鸡犬不宁,又因连吃败仗,士气低弱,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就算他们兵马再多也只是散沙一片,毫无威力可言,更别提对我军形成反扑之势。”
朱棣道:“若一切果如将军所言,便可万事无忧了。”
张玉道:“不过……”
“不过什么?将军有话尽管直说,不必如此拘谨。”
于是张玉又道:“不瞒王爷,我军虽所向披靡,和逆军交战势如破竹,但并非真可万事无忧。”
朱棣道:“将军有何忧虑?”
张玉道:“我军自出征以来,至今已历一年有余,试想仅以三城之力而搏朝廷天下皇土,着实难如登天,而到如今,钱粮早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有个别军营还出现了拖欠军饷之事,只怕长此以往下去,兵士士气将会大减,搞不好还会增生事端,倒戈反击。”
朱棣闻言惊道:“军饷果真已如将军所言这般困窘?”
“几处所征之处,也是所得甚微,再不想办法,恐怕真的会生兵变。”
“将军可有什么好办法?”
张玉战场杀敌是好手,但说到筹措军饷时,也是一筹莫展。
这时身边谋士姚广孝说道:“听说江南谢府曾送给朱鸿轩许多黄金,朱鸿轩死后,这笔黄金就再也无人知晓藏在何处,据传这笔黄金数目之巨足可抵得两三年的军费开支。只是不知道现在何处,也不知道江湖所传是否属实。”
朱棣道:“谢府是全国第一富甲,当年和朱鸿轩也的确有过勾结,这消息应该不会有假,何况现在既已到此窘境,也只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张玉道:“王爷若信,末将麾下倒有一人,此人师出昆仑派,武功超群,或许此人能为王爷找寻这笔黄金的下落。”
朱棣甚慰,道:“那就有劳将军请此人去江湖一趟,为本王找寻这笔救命之财了。”
一年之前的云南,眺望在眺府,收到了一封从中原寄来的信。
信是许浩义寄来的。
许浩义在信上告知,自己要去北平行刺燕王,凶多吉少,如遇不测,有些后事,希望能够帮忙料理。
眺望看了许浩义提到的事情,最后一条,赫然写着“黄金的下落”。
不想错过《归人系列之朝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