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1章 白首不相离(1/7)
夜,时近深夜。
沉沉黑夜,有一星蓝芒,像星河里幽蓝的鬼火闪烁,带着欲攫人性命的杀气。
夜枭哀哀地叫着,黑色的翅尖,掠过残青月色下的浮云,散开几簇铁青的薄雾,凝在树梢上的枯叶底,恍如阴气浮游。
摄政王府,云水居。
入夜的云水居,锦绣风流,深红色的垂缨宫灯,自正门前,一路逶迤于道路两侧,远远看着,便如天际明珠直坠银河。
摄政王府不是内廷,也不是普通的王公宅邸,是当初武定皇帝给摄政王赐的王府,位于皇城之侧,占地广阔,建制宏伟,较皇宫也差不到哪儿去,庄严气派。
大秦民风彪悍开明,与曾经风气整肃的北渝宫廷相比,截然不同,奔放自如。
从王府大门到云水居,一路上,婢女侍从穿梭来去,见人不过避路行礼而已,时不时娇声笑语,如一泓碧水,清波荡漾,倒失了几分拘束,多了几分疏朗。
转过一个弯,便是露台,连接着云水居的回廊,托在了湖水之上,无声无息。
这里很是清静,四面活水徐徐,层层涟漪,脚踩刷了桐油的廊木,步声空灵清越,化作一段美妙的音符,远远地传开。
阔大的水面,倒映着星光粼粼,一阵阵凉风,掠波而来,吹得四面旗杆上的浅紫色宫灯,灯光幽幽,像一片浅紫色的绸缎,铺在白梨木的地面上,色泽艳丽。
过了露台,便是那间书房,摄政王的书房,是摄政王平日读书、理政之所在。
此刻,书房内,灯影幽幽,烛火通明。
书案案上,无数份奏章,邸报,条陈,密折等朝廷公文,占满了整张书案。
戌,摄政王入夜已深,犹自伏案批文。
只见,灯火摇曳之下,一人端坐案前。
此人衣着华贵,紫金墨晶冠,银白玉带,玄墨行十二云龙王袍,一身的熠熠生辉,光彩夺目,象征着他的尊崇地位。
但满身的光彩,却压不下他出众的气质,任何人看见这男子,都绝不会先被衣服吸引,最先看见的,必然是他的眼睛。
那是一双炯炯有神,蕴藏寒光的眼睛,并不算大,也不是明艳无双的类型。
澄澈清亮的双眸,深切遥远,似乎有点忧郁,不是故作矫情的忧郁,而是天生高贵之人所拥有的那种孤独,像极北之地的深渊,茫茫幽暗中,带有微微的蓝。
然而,眸子转动间,瞳孔的深处,却又似燃起的火焰,洞察人心,激越腾舞,让人想要投身而入,徒留残魄灰烬。
两种矛盾的眼神,糅合在那样的眸子里,交织成独特的魅力,叫人看一眼,便几乎要坠入那样的眼神中,难以自拔。
在众人的印象中,三十余岁的男子,当以此人的风华气度,最为出众,可谓当世无双,其风流、倜傥、潇洒集于一身。
曾经有人认为,前朝棋待诏徐长卿,可算儒者美貌第一,但和大秦摄政王比起来,这种所谓的美貌,少了红尘的淬炼,带了几分浮薄,像一张艳丽的假面,风一吹落入樱花丛中,瞬间黯然失色。
书房内烛火幽幽,明灭颤抖,将这位摄政王的面容,照得沉暗不定,而他的眼神闪烁,漾起细碎怅然的光,如罩寒霜。
灯火下,萧弈坐在案前,目色沉静,捧着一份墨绫奏牍,轻轻持在手中。他的眼神凌厉,浏览着那份奏牍,一动不动。
大秦官制,各地呈递朝廷的奏疏,划分为四个等级:捷报赤绫朱封,丧报素绫白封,军报墨绫玄封,邸报蓝绫签封。
这个时候,摄政王手中的奏疏,墨绫玄封,一看就毋庸置疑,确为军情战报。
薄薄的军报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行正楷小字,映入了大秦摄政王的眸中。
萧弈借着烛火,启开了战报,大略扫视了几遍,就情不自禁地念出了声音——
“臣车骑将军汉超,率戎士逾乌盭、讨遬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摄詟者弗取,几获可汗子,过燕然山千余里,杀单桓王、斩自次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敕勒王子及相国、都尉,斩首虏三万九千六百级,收祭天金人。”
来往的侍从、婢女们,都蹑手蹑脚的,不敢发声,生怕惊扰了大王思考国事。
没错。
摄政王确实在思考大事,他的目光,早已投射到了苍茫的北方边塞;他的全部精力,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北伐的战事上。
此时此刻,这位威震天下,名扬九州的摄政王,正在考虑即将打响的漠北决战,盘算着如何布置兵力,进行最后一击。
自大秦出兵北伐以来,短短一个月内,东、西两路大军,二十万王师,在苏廷寒、杨汉超的率领下,一路斩将搴旗,捷报频传,杀得北胡蛮子节节败退,将自诩野狼的草原儿郎们,逼入绝境。
首先,东路军主力,十万将士,跟着上将军苏廷寒,自晋阳出定襄道,北上三千里,犹如一把尖刀利刃,直插草原腹地,寻歼乃蛮部落,并朝王庭方向进军。
此番北上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