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4章 狼尾滩水战(1/7)
东方欲晓,江上清风徐来。
激流,无底涧。
于碧波浩渺,水波不兴间,那支庞大的南巡船队,二百余艘巨舰大舟,依旧风帆高擎,桅樯如林,分毫不惧惊涛骇浪。
舟舸往来,于广阔、浩荡的汉江江面,挟风破浪,向着江水尽头,航行而去。
此时此刻,经过一夜的行船,到了第二日天明,这支南巡船队,顺利穿过瓜洲渡,驶至狼尾滩,也就是汉江水路末端。
按理讲,船队横穿瓜洲渡,到达狼尾滩,已然行程过半,通过了四分之三的水域,距离江陵码头,还剩最后三十里。
可以这样讲,摄政王一行,与那座曾经的南楚国都,如今的大秦南境重镇,——江陵城,俨然近在咫尺,一步之遥。
比起瓜洲渡,狼尾滩此地,水势明显低了一些,也平了许多。江陵码头外围,水面之上,十分的平静,十分的冷清。
这里,既没有巨烈的漩涡,也没有宽阔的河床,只有无尽的江水,平缓的浪花。
那边,滩头对面的雄岭,一轮冬日里的初升朝阳,缓缓升起,升到了半山腰上。
微弱的日光,映射下去,照耀着那条奔腾不息的大江,将江水的咆哮声,也平伏下去许多,不像先前的暴厉、激荡。
江风,白浪,河滩,波光粼粼,互相交汇在了一起,绘制成一幅唯美、清静、明澈的水上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船簇拥,翔螭龙首舟。
那艘大秦摄政王专属乘坐,高悬“银龙王旗”,布置了百余水师精兵的巨型舟舰,依旧气势磅礴,横贯大江,纵横大江。
大舫顶端一层,主舱舱内,与那间“东林水殿”对应一角,是一间不大不小,幽邃适宜,令人心旷神怡的御舟偏殿。
——“西华阁”。
偏殿殿内,西华阁中,萧弈、元清柔夫妻二人,双双并肩,坐于一方水沉木软榻之上,依偎在了一起,好像新婚燕尔。
当下,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秦摄政王,萧弈满面正色,神情变幻,于隐隐约约之间,竟有一股虎踞龙蟠之态。
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秦摄政王,风骨清隽,傲岸不群,仿佛带着金戈铁马,开疆拓土的雄风,及其盖世豪气。
萧弈身畔一侧,斜斜靠着两件兵刃。一把兵刃,不言而喻,自然而然,是那柄寒光大作,噬血杀戮的“大楚天子剑”。
这把剑,那是摄政王的随身佩剑,跟随着大秦摄政王萧弈,在战场上冲阵陷坚,屠灭群雄,斩下了无数颗敌遒的头颅。
至于另外一件兵刃,则是一把精致、华美的贴身佩刀。这把佩刀,与普通的刀相比,很是不同,还要远远胜出一筹。
此刀通身青紫,长三尺二寸,重十斤九两,刀柄雪白光亮,外带银色刀鞘,格外夺目,博取了多少游侠、刀客的眼球。
仔细一看。
这把三尺佩刀,就是一柄可以吹毛断发,轻松劈开重甲,剔除根骨的绝世宝刀,一点儿也不输给那柄“大楚天子剑”。
而且,这柄刀的银色刀鞘,刀鞘中央,上面银钩铁划,笔力雄健,赫然印着二字,清晰可见,映入了所有人眼眸眸底。
——“冬雷”。
没错!
这把银鞘佩刀,正是当年,大秦文成皇帝萧世渊的御用之刀,被秦人奉为至宝,定鼎帝都的“太祖御刀”,名曰“冬雷”。
永平年间,由于齐王萧弈,南征灭楚,北伐诸胡,立下盖世之功,赏无可赏。
武定皇帝萧礼,特意下旨,将象征着大秦世代相传的“太祖御刀”,赐予齐王萧弈,可手持此刀,先斩后奏,整肃朝纲。
于是,与“大楚天子剑”、“玄铁飞龙长枪”一样,这柄“冬雷刀”,或者说“太祖御刀”,也成为了摄政王萧弈的随身兵刃。
只不过,世人只知道,大秦摄政王萧弈,长枪策马,横剑破敌;却极少有人知道,这柄冬雷刀,也是摄政王的兵刃。
因此,此番南巡,萧弈别出心裁,专门带上此刀,前往江淮,就是要杀一儆百。
天子剑、冬雷刀,斜倚在萧弈身侧。这位大秦摄政王,坐于软榻之上,随时可以按剑而起,拔刀出鞘,做好战斗准备。
与此同时,元清柔敛眸低眉,微微扬起丹唇,静静倚在夫君怀中,一动不动。她那瀑布般的长发,缭绕在萧弈身前。
浓情刚过,萧弈揽着妻子,似卧非卧。
尽管,他那刀琢斧削的眉目,依然冷峻非常,仍不失儒雅、平和,唇角还紧紧抿着,长剑、冬雷,就在手边,但有风吹草动,立即刀剑齐出,没有一刻松懈。
爱妻依偎在自己怀中,萧弈久久凝望,看着妻子美丽的容颜,勾勒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他的双眼,再也转移不开。
而后,萧弈伸出手来,抚着妻子柔顺、丝滑的秀发,拨动着元清柔颊边发丝,好像享受着这一刻的温存,柔声说道。
“清柔,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